之前曾用藍色作為我美食地圖上的數字顏色,後來因為圈圈數字只能標到20,所以藍標美食只有二十家,並且我漸漸發現不是每部電腦都能正確地讀出圈圈數字,於是當我換上綠色作為美食地圖的數字顏色後,就取消了圈圈數字這種標記方式。
「妙問.台北之東牛肉麵地圖」,記得點擊圖片還可放大至原始尺寸800x800。
因此早期介紹過的穆記還是藍色,後來的牛肉麵店家則已換為綠色。
(藍14)穆記牛肉麵
(綠70)金春發牛肉麵
(綠71)南港牛丼牛肉麵
(綠72)小陳牛肉麵
(綠73)艾家清真黃牛肉麵館
(綠74)林家牛肉麵
(綠75)內湖牛耳牛肉麵精緻麵館
台北人對於這些標彩色數字的地圖沒什麼感覺,希望這地圖對非北市居民有點幫助,在搞不清楚東南西北之下,至少還有一份手繪地圖呢。
Mar 19, 2012
妙問台北之東牛肉麵(整理篇)
Feb 10, 2012
猴雞一日遊(整理篇)
2010那年的夏天,正值貓城候硐超級紅通通之時,和友人從松山車站坐著早上八點多的區間車,一起造訪了這個神奇的小站(說小城還嫌誇大了),「順便」去基隆夜市吃了一頓。
近日大概因為平溪天燈的關係,我發現身邊又有朋友跑去候硐半日遊了。不知之前拍的那些貓咪們,而今安在哉?
猴雞一日遊(一)貓城候硐
猴雞一日遊(二)貓城候硐
猴雞一日遊(三)貓城候硐
猴雞一日遊(四)貓城候硐
猴雞一日遊(五)貓城候硐
猴雞一日遊(六)貓城候硐
猴雞一日遊(七)九份一瞥
猴雞一日遊(八)基隆廟口
猴雞一日遊(九)基隆廟口
Jan 28, 2012
汐萬路上的廢墟(整理篇)
最近我的「汐萬路上的廢墟」點閱率奇高,大概有人轉貼了此文,替我做了免費的宣傳。因為部落格設計的關係,當時連載的「汐萬路上的廢墟」,現在讀來有一種倒敘的感覺,加上轉貼人可能只貼了第一篇,所以只有第一篇暴漲,接下來的幾篇都還是默默無聞,在這裡為了方便閱讀,特別重新整理一遍,也讓自己重溫一下當時的奇幻旅程。
記得當時是在夏天最熱時拜訪此宅,此時在這陰冷潮濕的冬夜回顧,還真有點恍如隔世之感。
套句春節檔期票房冠軍地心冒險2:神祕島
汐萬路上的廢墟(一)
汐萬路上的廢墟(二)A-1
汐萬路上的廢墟(三)A-2
汐萬路上的廢墟(四)A-2
汐萬路上的廢墟(五)A-2
汐萬路上的廢墟(六)A-2
汐萬路上的廢墟(七)A-3
汐萬路上的廢墟(八)A-3
汐萬路上的廢墟(九)A-3
汐萬路上的廢墟(十)A-3
汐萬路上的廢墟(十一)A-3
汐萬路上的廢墟(十二)A-1
汐萬路上的廢墟(十三)B
汐萬路上的廢墟(十四)C & D
哇,居然寫了十四篇,連我自己都忘了,還真愛寫。
Sep 1, 2011
美食(綠21)~(綠30)
吃了半天卻忘了整理,感覺上就和沒吃過沒兩樣,趁記憶猶新,快快記錄一番。
因為北縣現在已成新北市,所以原本所有在北縣稱「市」的地區都自動升級為「區」,請注意。
(綠21)汐止市無名涼麵
(綠22)汐止市車頭鹹粥(綠22)
(綠23)林口街林媽媽鹽水雞
(綠24)龍華燒臘
(綠25)永樂米苔目
(綠26)蘭花亭涼麵
(綠27)南機場夜市好佳蚵爹
(綠28)躲起來
(綠29)敦南樂子
(綠30)臺安醫院新起點餐廳
Oct 5, 2009
美食(綠1)~(綠20)
下大雨不方便出門的日子裡最容易嘴饞,整理一下綠1到綠20我所吃過的美食,看能不能先解解饞。
(綠1)中和市緬甸街系列: 雲南清真李園小吃
(綠2)中和市緬甸街系列: 不知名小吃
(綠3)中和市緬甸街系列:金龍餐飲室
(綠4)中和市緬甸街系列: 異鄉小吃
(綠5)中和市緬甸街系列: 龔媽媽魚湯麵
(綠6)中和市緬甸街系列: 雲南口味
(綠7)中和市緬甸街系列: 緬甸小吃店
(綠8)中和市緬甸街系列: 湘園美食
(綠9)中和市緬甸街系列: 滇城雲南美食
(綠10)內湖越南村系列:廣越式小吃
(綠11)內湖越南村系列:美璟越南美食
(綠12)內湖金湖路關東煮
(綠13)外帶專區:艾媽咪美國鄉村派
(綠14)外帶專區:吳興街古早味雞蛋糕
(綠15)外帶專區:徐家烙餅
(綠16)外帶專區:新店饅頭
(綠17)新店市麵對面
(綠18)新店市阿扁麵線
(綠19)新店市傣族雲南小吃
(綠20)新店市老孫涼麵
Feb 5, 2009
美食B①~⑳
Sep 28, 2008
美食R⑥~⑳
先來整理一下R⑥到R⑳的美食們:
⑥臨江夜市的涼拌木瓜
⑦地瓜坊烤地瓜
⑧松德肉圓
⑨成德市場裡的素食
⑩阿嬤的米粉湯
⑪好吃正宗潤餅
⑫阿來甜不辣
⑬全美刨冰湯圓之家
⑭民生社區的好吃芋圓冰
⑮雲麵屋
⑯小黑人米苔目
⑰南港了不起車輪餅
⑱越南之家越南味
⑲五二牛肉麵
⑳成德市場裡的人氣麵攤
颱風天,不能出門吃,光用眼睛看也是不錯的。
接著將用藍色數字從頭來過 (因為我的中文輸入打不出⑳以上的數字 ),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