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 17, 2008

No Logo


自從1999年WTO部長會議在西雅圖通過並啟動了幾項有利全球化的政策,進而引發一場抵制暴動之後,這本No Logo已成反為全球化的聖經。這本書和速食共和國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在質疑這些連鎖事業背後的陰暗面。其實這種陰謀論的書看多了,會讓人(最主要是讓我)開始謹慎消費,甚至到了沒有東西可以買的地步,所以也是要小心的。

本書分為四個部分:No space No choice No jobs No Logo 沒有空間沒有選擇沒有工作沒有品牌,作者Naomi Klein從品牌的建立歷史開始說起。早期的品牌的建立不過是讓消費者有個東西可以辨認進而指定購買,演變到現在卻成為一種「生活態度」的販賣。西方所謂的戰後嬰兒潮是首批開始重視生活品質的一代,也是從他們開始,東西從實用性重於一切到現在的品牌重於一切。書裡大量攻擊全球性品牌/財團,這些跨國公司一開始將黑手伸入校園接著便是一連串洗腦佔領的活動,讓年輕人從小習慣認同這些品牌,甚至付出超過東西本值許多倍的價錢去購買。為了降低成本或是把錢花在其他更吸引消費者的地方,這些跨國公司往往會選擇在工資低廉的第三世界壓榨當地勞工,讓人覺得似乎已經沒有一家跨國公司是可以信任的。。這樣不但害了別人,對歐美國家的國民來說,讓他們自己的工作機會也相對減少,因為工廠全搬走了…

令人熟悉的論調嗎?

其實這本書裡提到的是更多如NIKE耐吉和Starbucks星巴克等等那些把全世界變得都一樣的大公司,看他們如何將本地/本土小店打倒鬥垮的邪惡手法。書中提到全美最大書店Barnes & Noble,裡面應有盡有,根本就是在推銷一種生活品味而非單純只在賣書。台灣誠品的老板應該也是從Barnes & Noble學到這種賣品味比賣書籍更容易賺錢的想法吧,即使他號稱為了回饋社會才會開設誠品,但真正回饋社會的方法應該是像水準書店全館七五折那樣的吧… 當然誠品有誠品的貢獻,我也很愛去誠品亂逛,但說真格的誠品老板也就一個聰明的生意人吧,要說到回饋社會應該還談不上吧。

World without stranger,因為走到哪裡都是一樣的。

習詠春有感(二十九)慢悠悠


狄師父說當黐手愈熟練後,感覺上對方的手就會愈慢,彷彿慢動作般一目瞭然。嗯,此話怎講呢? 記得我曾在一本美國小說裡讀過類似的情景:一對兄弟在桌球上一直無法打敗他們的父親(還是叔叔? 不確定),一年哥哥從軍隊中回來 ,又向父親下了戰帖,這次不論父親(還是叔叔)球殺得多快,哥哥總是有辦法沉穩地接回去,最後父親(還是叔叔)因力竭而甘拜下風。第二天早上弟弟跑去問哥哥你昨天怎麼那麼神? 哥哥神祕地笑笑說,因為我抽了大麻(還是另種藥品不太確定),什麼動作在我看來都像慢動作般… 啊,怎麼又扯到那裡去了呢? 大概狄師父的意思就是這個意思吧。

其實狄師父常說如果他沒一頭栽進詠春的世界,他會成為一位音樂家… 對他來說,詠春就像爵士,Play with the flow,隨時改變不被限制,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不墨守成法別創新格甚至標新立異起來,才是他所謂的詠春精神。

題外話一下,一定是我談論太多藥品管理之類的東西,古哥廣告居然放這樣的廣告上來…繼牛皮沙發椅墊後又一完美詼諧又諷刺的廣告配合。

也好啦,就當社區服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