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31, 2012

宮拳有感(十九)化

話說,武癡老師尋找接班人的行動持續進行著,最近我又見證了一位武者的面試過程。其武者為學習陳式太極多年的快跑小傑,這是我在眾多的宮拳面試者中遇到的第一個純粹太極人,和我之前見識過的武人都非常不同。快跑小傑除了有著敏銳的感覺,誠懇的態度,也讓我回想起當年我在學習楊太時的那種平和淡泊和惶恐疑惑。要不是我後來跑去練詠春,我想我永遠也不會想到攻擊和傷害這種嗜血無良的本惡人性。有時我真不明白到底是「拳種造就個性」還是「個性成就拳種」,到底是好勇鬥狠的人選擇好勇鬥狠的拳種,好勇鬥狠的人讓平淡無奇的拳種變成鬥力鬥牛的拳種,還是心平靜氣的人安定了鬥力鬥牛的拳種。

往好處想,由於四年的詠春學習,我才真正了解原來這世界有這麼多想傷害他人的人(有時僅是一種發洩)和這麼多可以傷害人的方法,讓我明白男性驚人的蠻力和自我的脆弱,讓我這個幾乎天黑前就回家的人居然為了擁有萬無一失的女子防身術,而走到了今天這步田地。

抗菸

今年世界無菸日的主題是「對抗菸商之干擾與阻撓」(tobacco industry interference),嗯,非常直接的一個句子,也可以說成「菸商的干擾」,基本上就是從反菸轉換到反菸商。


喂,叫你在這裡抽菸你就在這裡抽菸啊,趁你還可以抽的時候,這裡「可以」抽菸哦。

誰說新加坡沒人權? 這可是我首次看到沒有紅色斜線跨過白色小菸的可菸標誌呢,趁你還可以抽的時候,快快快。其實菸害有效地抒解了人口過剩的危機,未嘗不是件好事,可惜很多人是被動地受到了菸害(例如二手菸和三手菸),這就不太符合公平正義原則了。

有空來算算:抽菸計算機

有感而發:戒菸要人幫 前3天最難熬

May 30, 2012

新加坡之妙

新加坡街頭的廟宇教堂之多,令人咋舌,尤以印度廟的誇張豔麗和量多最令我驚呼連連,其密度甚至比北市到處可見的宮廟有過之而無不及。以前曾聽友人說過,如果巧遇媽祖遶境,必是有福之人得到神明祐庇的象徵,但當我住在各大廟宇環繞之區的時候,變成了只要有廟宇舉辦遶境,我就一定會遇到的窘境,到底是有福人還是只因住福地(福地也是先人往生後愛住的地方我知道),這時家兄正好和我提到「河伯娶親」的故事,到底是古人比較迷信還是今人比較迷信,古代的官比較科學還是現代的官比較科學,實在很難說。


雖說我住在中國城牛車水旁,不過仍然被許多印度廟環伺其中,而旅館斜對面的這間印度廟,小雖小,卻是這幾日以來,我所見過的印度廟中,香火最鼎盛的。進印度廟是要脫鞋的,所以光是從廟口的鞋量,就可以看出這家小廟裡面有多麼擁擠。


不論日夜,這家廟裡都是人滿為患,當我就近觀察時,發現廟裡的信眾都繞著中間像是神祇所在的位置,以順時鐘方向繞圈圈。神奇的是,信眾中不乏東方面孔,這和當我在其他印度廟裡,那種東方人被排斥在外的感覺又完全不同。


魚尾獅公園到此一遊,看來這個平板電腦真的太重,需要兩個女人一起拿才拿得動。


說到這次的新加坡之行,其中最最誇張的還是我那尋找錫克廟的過程了。先稍微解釋一下,我之所以對錫克教好奇,主要是因為錫克教徒那大大的包頭布,進教堂時一定得將頭部蓋好,讓平日很愛戴帽子的我,覺得和錫克教特別親近。加上錫克教強調男女平等,和一般宗教不太一樣,也是我注意這個宗教的原因之一。

錫克廟對從台灣來新加坡玩的背包客並沒有什麼吸引力,但在我借來的新加坡旅遊書中居然有一本提到了新加坡的錫克廟,甚至還詳細地介紹了新加坡的錫克教聖地中央錫克廟,而其重要之處,就是廟內收藏了一本錫克教聖書。不過這本旅遊書卻把中央錫克廟的地址印錯,害我這個初來乍到的觀光客在炎炎日頭下,走了很多冤枉路,頗有點苦行僧的感覺。在亂走亂問之下,最後終於找到這間位於 2 Towner Road,地鐵站文慶(Boon Keng)站斜對面的中央錫克廟 (Central Sikh Temple)。


大概是我那平和的氣質太過鋒芒畢露(每次都這樣),我正脫下鞋戴好帽準備進入這中央錫克廟時,迎面來了一位錫克印度教徒,非常熱情而積極地要帶我到處走走。

雖然我對旅途中的熱情陌生人有點怕怕,不過我還是禮貌性地跟著他到處看看。接著我和同行友人在大電梯裡又遇到另外兩位錫克教徒,看起來都像是印度人,廣大的錫克廟裡一張東方面孔也沒有。這時原先這位錫克教徒也許看出我和同行友人都有些害羞,於是就問我們從哪裡來。


當我們回答我們是從台灣來的時候,奇怪的事發生了,那位熱情的錫克教徒一聽我們是從台灣來的,馬上問了一句"Fu Jian?" 接著他就指指旁邊一位印度人說"He is from Fu Jian too. you can talk to him in Fu Jian."

然後他就用台語說「不要緊不要緊」然後又說"You can take as many pictures as you want."


熱情錫克郎說了很多有關錫克教和他自己的故事,最神奇的地方在於他是以三種語言(英文、國語、台語)說這麼一堆話,而且三種語言混搭得完美無瑕,自然到好幾次都讓我誤以為其實那是一種語言。

錫克廟裡非常乾淨,沒有什麼多餘的裝飾,裡面也很安靜,讓人有一種寧靜致遠的心平氣和。接著他帶我們到了教堂裡的主廳,我想這裡應該是大間的祈禱室,原來錫克教聖書就在大廳的中間。當熱情錫克郎帶領我們到了聖書前面時,他不知從何處拿起一支長得像拂塵的…拂塵,對著聖書緩緩拂拭,邊拂拭邊講解他所有動作的意義。我雖然沒什麼宗教狂熱,但對於熱情錫克郎一下從熱情轉為凝重的態度中也感受到他對自己宗教的尊敬。


接著,熱情錫克郎就很嚴肅地把聖書上的那塊布慢慢掀起來,並且叫我多拍一點照,真的很熱情。


熱情錫克郎還和我介紹說,錫克廟的上方有八個角,有八卦的含意在裡面。八卦? 不論真假,他居然用台語發音念出「八卦」這個詞,也是一種了不起。


最後,熱情錫克郎帶我們到小間的祈禱室,裡面有位師父(Sifu)正在吟唱一種祥和的詩歌。不久,坐在師父旁邊的一位女子就拿了一鍋像是食物的東西,延路分送每人一小撮類似糌粑的東西,這時熱情錫克郎接過他的那撮糌粑似的東西然後就吞了下去,並告訴我們也應該把我們手中的類糌粑吃下下。嗯,其實這類糌粑真的很油,看在大家都吞了的份上我也把這撮類糌粑吃下去,還好只有一小撮。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神奇錫克廟之行,熱情錫克郎本來還想帶我們參觀他們的餐廳,並和他們一同享用餐點。他說這裡的餐廳二十四小時開放,歡迎各方人士來此免費用餐。我一點也不懷疑他說的話,但我還是不太好意思在眾多錫克教徒的注目下走進他們的餐廳,於是在此我向他告別,並謝謝他帶給我們這次的錫克廟深度之旅。

我想,對於出國玩玩就是想換換環境的我來說,這次的錫克廟之行應該算是個難能可貴的新奇經驗吧。

May 29, 2012

新加坡之味(三)天天讚讚

我心目中排名第三的新加坡美食,其實有兩家不分軒輊各有千秋,那就是天天海南雞飯和讚讚印度料理。


位於蘇丹回教堂對面和哈芝巷附近的讚讚(Zam Zam),除了有印度人,當地華人,還有永遠都會在此佔有一席的觀光客。


讚讚印度料理屬於在臺北較少見到,看似道地(因為也沒去過印度所以真的很難說)的印度餐廳,而其中最奇怪的食物非印度餡餅(Murtabak)莫屬。


據說這家餐廳已有百年歷史,一樓的座位很少,二樓的座位很多,喜歡居高臨下居安思危的我,當然是往二樓跑。


圖示菜單是觀光客最好的朋友。


這家餐廳從門口收錢的老板,店內服務的店員,到廚房作菜的廚師,百分之百都是男性,不知和回教教義有無相關。

站在窗口的這位大廚非常熱情,除了頻問我來自何方,還一直想教我怎麼用他的語言和他打招呼。


印度餡餅本身味道不重,但隨餐所附的那盤咖哩醬,就又油又鹹味道又非常重,也不知這是不是印度人體味特別和一到中年就顯得浮腫的主要原因,其實身在台灣的我,對於印度人及印度文化,真是一無所知。


既來之則安之,印度餡餅外觀。


印度餡餅內餡,其實真的還好,重點是在醬料。

讚讚從裡到外的異國情調都讓我印象深刻,它的食物算是那種如果久久吃一次會「驚為天人」,如果常常吃,連續吃一陣子後絕對會「判若兩人」。在此是指連吃一段時間後,人會變得胖到走在路上連老朋友都認不出來的不同凡響,應該引以為戒。


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是新加坡八大熟食中心之一,而在這個熟食中心裡最有名的當屬天天海南雞飯的海南雞飯了。

第一天去麥士威熟食中心時已下午四點多,天天海南雞飯早已賣完收攤,為了吃,第二天早上十一點多一點點就跑到天天前面報到,果然沒遇到預期中的人龍,真好。


天天海南雞飯的海南雞飯的確了不起,是我從沒體驗過,可以稱得上是我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海南雞飯(雖然我這一生吃過的海南雞飯也沒很多),尤其飯旁的小黃瓜,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咦印度餡餅旁邊也配有小黃瓜和紅紅的醬,其實這樣配小黃瓜切片的習慣我在中和緬甸街的餐廳裡也常常看到,這似乎是熱帶餐點的基本配備,像我體質這麼躁熱又身處這麼沸熱的新加坡,難怪印象深刻。


吃完天天海南雞飯的海南雞飯後,才發現隔壁間的阿仔海南雞飯也是大排長龍而且都是當地人,可惜又處在沒肚量來比較兩家高下的窘境中,啊算了算了下回請早。


新加坡人真的很有創意,什麼東西都可以和甘蔗汁配對,還有仙草豆奶,哇。


仔細看看,和剛剛那杯配天天海南雞飯的甘蔗檸檬汁不一樣哦,這可是麥士威熟食中心的第二杯甘蔗檸檬汁。每次到東南亞旅遊,飲料都是最大宗的支出。

比較起來,拉茶的味道很詭異,第一口已讓我生厭(難道又敗在不夠甜?),還是甘蔗檸檬汁深得我心。就像日本觀光客吃到台灣的花生湯時會發出「我們怎麼都沒想過呢」的感嘆,我一喝到新加坡的甘蔗檸檬汁,也產生了同樣的感嘆,也許今年夏天我就來自己動手做一番,因為這樣的飲品真的太消暑,非我莫屬。至於甘蔗酸梅汁,應該也很不錯,留待下次的新加坡行之時再來試試也不遲。

天天讚讚,Die Die Must Try.

May 28, 2012

新加坡之味(二)咖椰土司

我對咖椰(Kaya,椰漿+鴨蛋+香蘭頁等)並不陌生,多年前當亞坤剛來臺北時我就嚐過鮮了,現在因為時空的不同,在新加坡的炎熱的天氣和平靜的環境裡,坐在街頭來杯咖啡配咖椰土司,顯得特別享受。


因為臺北已有亞坤,所以決定試試不一樣的咖椰土司,這家位於基里尼路(Killiney Rd.)的咖啡店就叫基里尼路咖啡(Killiney Kopitaim),其實樟宜機場也有一家分店,不過到總店享用和分店相同的食物似乎是強迫症者不得不爾的怪異行為之一,不便深究也。


乾乾淨淨毫無不必要裝潢的基里路咖啡本店。


東西看起來都好好吃,可惜肚量太小時間太短無法一一嚐試。


基里尼路咖啡的咖椰土司和臺北的亞坤的咖椰土司比較起來,土司似乎沒那麼焦,咖椰的蛋味較重,甜甜的咖椰配上鹹鹹的牛油,真是人間一絕。基里尼路咖啡店咖啡的味道也較濃較甜(哈!甜就好),果然讓行千里路的觀光客有不虛此行的感覺。

當臺北人回到臺北,想到咖椰土司時,還是要去唯一一家買得到咖椰土司的亞坤回味回味,只是在臺北亞坤完全沒有慵懶放鬆的氣氛就是,尤其亞坤總店位在臺北內湖科學園區附近,每次去那裡都讓我很緊張,和新加坡的基里路咖啡不可同日而語。

May 27, 2012

新加坡之味(一)大蝦炒粗米粉

除了各色人種讓人目眩,各式禁止標誌讓人噴飯,最讓我魂牽夢縈自然是新加坡的美食了。基本來說,新加坡真的是三步一個小咖啡店,五步一個熟食中心,隨時隨地都有人坐在店裡吃喝談笑,人家都說新加坡是個購物勝地,我倒覺得它是個美食天堂。


在餐餐好吃的情況下總是要取捨啊,前三名於是出爐。第一名的美食,其實就在我下榻旅店 Hotel 1929 旁邊的國成球記餐室。

從第一天入住後,我就發現這家餐室高朋滿座,觀察一天一夜後,在第二天走了一天玩了一天也吃了一天後,沒想到一回到旅店就又…餓了,於是決定走進這家人滿為患的店。


當然有中文菜單,裡面不乏好吃的炒菜,但我畢竟也是吃過晚餐的,還是點個小點就好。跑堂建議我和同行友人先來盤大蝦炒粗米粉,雖然大蝦炒粗米粉不甚起眼,但其美味讓人驚豔,尤其這裡的蝦怎麼這麼大隻啊? 大蝦炒粗米粉的味道非常縈迴很有層次,看來我還是對南洋味道情有獨鍾的。


這家餐室並無空調,店內當地人很多,甚至還有一些剛下班的上班族在此聚餐。我好奇新加坡人怎麼可以這麼耐高溫,大概是習慣了吧。攝氏三十五度之下吃熱炒沒空調,也許還是得來瓶啤酒消消暑。

一般來說,啤酒實在不該加冰喝,但在熱到發昏的地方,就隨意啦。


接著,跑堂又建議來盤炒空心菜(是看我們還很餓嗎),並說這道菜很受歡迎,好吧,反正人在新加坡,肚子好似無底肚,其實這裡的炒空心菜有點像台灣所謂的蝦醬空心菜,跑堂果然沒有騙人,這家的空心菜真的很好吃,尤其配上綠色的辣椒一起吃(綠辣椒是香紅辣椒是辣要小心),更是夠味。我想熱帶的食物都因為味道比較重,讓人在炎炎夏日比較吃得下,而且又不怎麼會胖,真好。


哈,吃飽喝足後,再漫步回旅館,只要三分鐘,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May 26, 2012

宮拳有感(十八)後勒

有時偶爾會想起當初我巧遇宮拳的過程,如果不是那有如現代版武俠小說的境遇,而只是從某某某詠春同學處聽來的某某某神功,不知我是否會好奇到想去參觀? 想去試手? 啊,還有不知李爺是否會跳出來指點迷津一下? 嘿嘿。

自從有了這一層的體認,我對擇善固執的人,又多了一分尊敬。緣份這種事,有時真的很難說。

最近遇難的女教師,不巧遇上了我覺得最難纏的後勒變態。後勒是一種很常見的偷襲招式,所以學習如何破解後勒,對廣大的女性朋友來說,真的很重要。以前在狄師父的詠春課(狄式解法一狄式解法二狄式解法三,回頭看看這些招式,果然非常不適合女性,對小支來說,真是繁複又不好用)和黃師範的柔術課上,都學過如何後勒別人和如何破解別人的後勒。說實在的,像我這種個頭算矮的人,基本上是不會想用這招去對付別人(何況我也不是那種愛偷襲別人的人),但是個兒矮好像特別容易被別人後勒,重點在於像我這種體型的女性,一旦被後勒勒住,想要脫身就不是那麼容易,即使之前我學了半天練了一陣子的詠春和柔術,我對於破解後勒還是沒什麼自信。而當我對武癡老師提到後勒,然後開始對練後勒,武癡老師辛辛苦苦研究多年的訣竅,只需五秒便可學會,真是說破不值錢啊。

而且,「以前怎麼都沒有人這樣教我呢?」


說到破解後勒的動作,做起來感覺上帶有那麼一點擒拿的味道。記得我剛學宮拳時,武癡老師教了我一些基本的宮拳擒拿,當時因為手腳較為僵硬,所以很多動作都做不順暢。這次溫習舊課,才發現原來破解後勒的關鍵,不是脖子會不會被卡死轉不轉得開的問題,而是在「借力」。

武癡老師還教了一個用在壞人身上絕對好用但是用在好人身上就有點低級的「臀擊」,嗯,學過這招之後才發現貼近前方人的站法(特別是個兒高的男性還是和前面的人保持一點安全距離吧)實在是太危險了,尤其對心懷不軌的人來說,簡直是自暴其短的自殺行為呢。

老實說,這些都是普通簡易又重要的女子防身招式,我卻從未在坊間見過類似的教法,為什麼會這樣呢? 也許,要身強體壯的男性(90%的女子防身教學者為男性,其中還有一些是脖子比臉粗的)先自廢武功(此指體型優勢)再設身處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吧?

May 24, 2012

新加坡之貓(三)中峇魯的小虎


專程從中峇魯(Tiong Bahru)地鐵站慢走約十五分鐘,就是為了這家獨立書店 Books Actually。之前在萊佛士坊(Raffles Place)地鐵站也曾逛過一家小小的書店,完全沒有華文書的影子,無怪乎新加坡人那麼愛臺北的誠品。

說到華文書,其實新加坡的大眾書局才是新加坡華文書的真正集散地(之前的壹頁堂好像倒了?),來自兩岸三地的華文書在這裡都看得到(中峇魯地鐵站附近也有一家啊),不過,一來聽說同樣的書價錢是台灣的二到三倍,二來同行友人實在對我這種窮逛又不買的行為百思不解,所以,還是留待下次啦。


Books Actually 很多美術類文學類的英文書,也有很多古董玻璃杯特製筆記本等奇怪的小東西,讓人眼花瞭亂。


拜熱天之賜,意外地發現了在書店對面,這家原來還小有名氣的咖啡店:Forty Hands,店裡那有咖啡味道的啤酒還蠻好喝的。


當然,逛書店永遠都不會是旅行中的重點,尤其天這麼熱行程這麼趕。從書店往中峇魯熟食中心的路上,發現藍色小車上躺了一隻小虎,趕快先拍照存證。


慢慢從牠的後方靠近,牠顯然也發現我了,卻完全不以為意,看看牠的左耳,新加坡的TNR執行地似乎很徹底。


看我好像無害,這隻小虎又躺了下來,又是一隻不給我正眼的小貓耶。


我就不信新加坡的街貓就這麼有自信,於是我又再靠近一點,再靠近一點,幾乎都快趴到牠臉上了,牠居然只是偷偷瞄我一小眼,真是厲害。


我終於出手了,伸手摸摸小虎的頭,牠居然也沒什麼反應,大概是天氣太熱,新加坡人又太友善了吧,這麼相信人類的貓族在台北真的非常少見,令人汗顏啊。


話說中峇魯熟食中心沒什麼特別,其特色飲食水粿嚐起來很油,有點像沒料的碗粿,沒吃到也不可惜。

May 23, 2012

新加坡之貓(二)哈芝巷的乳牛貓


哈芝巷(Haji Lane)位於回教區,從武吉士(Bugis)地鐵站慢走十分鐘就可到達。雖然說是回教區,不過也有很多販賣印度沙龍的小店,和店裡站著華人面孔的個性小店,這裡的人實在很多種語言,不得不佩服新加坡種族融和之成功。

咦? 怎麼沒有華文呢? 還是因為華文已屬官方語言,所以想當然爾就一定會說了? 基本上在新加坡似乎光說中文就可以通行無阻,當然講中文時還要加些想像力,因為腔調和用詞的關係。


遠遠看到一隻乳牛貓,眼角瞄到門旁的小碗,應該也是尊有人供奉的小佛吧。


逆時鐘慢慢靠近中,乳牛貓也以耳雷達密切關注我的動靜。


好不容易繞到側面,原來是隻可愛的黑鼻心啊,果然也是隻心高氣傲的新加坡貓,完全不以正眼看我。


我就不信牠不回頭,於是我又更靠近些,幾乎已經到觸手可及的距離,乳牛貓居然也不忙不暴從容自在,果然是小佛。


在新加坡長年大太陽的環境下,牆上的裝飾卻仍然色彩鮮豔,應該是勤勞加上經濟強大的關係吧,記得剛到新加坡時,總覺得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後來發現新加坡某些街道和澳門很像,只是新加坡顯得更新更熱更亮眼,也更現代些。

May 22, 2012

新加坡之貓(一)牛車水的大肥花

整體看來,我在新加坡遇到的貓並不算多,但是不論環肥燕瘦,幾乎每隻貓都帶有南洋的慵懶氣息和貓族的高貴優雅,可見新加坡人對於街貓也是友善而溫和的,何時北市的貓族也可以擁有這樣的從容自在? 其機率大概比「北市蓋出一座可媲美新加坡國民住宅的國宅」還低吧。


這隻躺在牛車水(中國城)最熱鬧街道上的大肥花,一看就是好吃好睡有人愛又有自由的家貓。看看這個肚子,我猜牠應該超過七公斤了吧。


完全無視四周的吵嘈喧鬧和我偷偷摸摸地靠近,連耳朵也一動不動,真的是入定了呢。


這隻三花的左耳有著明顯TNR剪耳記號,由此看出,新加坡在替街貓結紮時並沒有男左女右的分別,因為95%的三花貓為女生,而這隻貓被剪的卻是左耳,難道牠是那5%的三花男? 我懷疑。


第二天經過同樣的道路時又遇到了這隻大肥花,今天豔陽刺眼,大肥花也出來曬曬太陽。


這隻大肥花可真是體貴心驕,對於我的逼近完全沒有反應。


再靠近一點,看看牠的耳朵,明明就在注意我的一舉一動,卻仍不動聲色,好一位大師。


原來大師戴的項圈和我家阿皮一樣啊,真是所見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