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的人生有三恨,分別是海棠無香,鰣魚多刺,和紅樓夢未完。我的人生三恨則沒有這麼細緻,說白了不過是活在文明社會的一些基本要求,分別是:一恨等人,二恨粗口,三恨個人空間被佔據。
May 15, 2014
Mar 4, 2012
臺北的富錦街(下)
終於拍到一張充滿陽光的富錦街了,今年臺北的冬雨未免也太多了吧。雖然有惡勢力一再恐嚇我,別再火上加油地助長富錦街房價囂張的氣焰,但,我還是忍不住要傳播它的好處。
其實富錦街上的房子大都老舊,想想三十年前我剛搬來民生社區時,這些房子就老老地存在了,三十年前之後,它們不過拉拉皮補補妝,模樣雖然新鮮,但,實在不該這樣漫天喊價的(唉還是向惡勢力低頭了)。
既然富錦街上咖啡館多,那就多談一點吧。
另一家位在富錦街上的咖啡館,日光大道,風格和朵兒完全不同。
首先,日光大道可以自由拍攝,如此一來,我的紙筆就可以收起來了,一進門的小布椅,既溫馨又充滿歡迎的意味。
來這裡用餐,大桌似乎都要訂位。
哇彩色的馬克杯。
不知名甜點,細緻滑嫩,酸甜好吃。
焦糖咖啡的焦糖可適量添加,對我來說適量當然就是整罐下去。
長長的走道,窗外看起來像是水族箱,廁所清新寬廣又隱密性十足。
向店裡深處望去,桌上站了一個正在嘔吐的小孩。
店內藝術品林立,藝術叢書也多,但隱隱帶有一種商業氣息,卻也鬧中取靜。
總的來說,日光大道幽靜高雅,朵兒恬適低調,充份展現富錦街不同的面貌。以後如果有錢有閒,還是應該多來這裡逛逛,以便吸收天地日月之精華啊。
Mar 2, 2012
臺北的富錦街(中)
是什麼原因,富錦街就這麼特別? 除了高聳入天的菩提,一間間低調有趣的咖啡館,讓富錦街熱鬧卻不商業。而富錦街也是臺北難得一條,在雨夜裡亂逛也很舒服的寧靜街道。
夜晚的富錦街,沒有惱人的霓虹燈,十分清靜。我的傻瓜小相機缺點之一就是夜視差。其實身歷其境還是最有感覺,至於電腦上的影像,有紀錄就好。
這就是朵兒,因為太低調,天又黑,一不小心就走過頭了。
咖啡好喝,布朗尼加一匙冰淇淋更是人間美味。朵兒咖啡館的顧客年齡層較輕,難能可貴的是很少看到那種一人佔一大桌只是為了在咖啡館上網看康康來了的討人厭3C族(這類人等覺旅真的很多害我現在愈來愈不愛覺旅),我想應該是朵兒的老板較重視店內氣氛有關。
朵兒地點好氣氛佳,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它的廁所,不知是不是男女通用(Unisex)的原因,廁所裡有一股很特別的味道,所以,進步空間還很大。
話說店裡明示不得攝影,尤其不得拍攝店內擺設。當然這種小小的限制是擋不住有眼有手的人,於是馬上現場來個素描。後來回到家中上網微查,才發現大家還不是拍得不亦樂乎,果真又一「有錢就是神」(相機愈好照片愈棒)「守法就是呆」的最好實例。
酸,真是酸,是因為少小離家老大回不來,所以酸。
Feb 28, 2012
臺北的富錦街(上)
話說我的青少年時期都是在富錦街附近度過的,包括同學的家,理化老師的家,看病的小診所,蹓狗的小公園。年輕時生活圈小活動範圍也小,在無從比較之下,也不知道富錦街有多美,只覺得它的名字很棒,光是看到富錦這兩個字,就有許許多多美麗的畫面自腦中浮出。直到後來搬離了民生社區(唉家道中落啊),才知道原來我心目中的台北,並不是真正的台北。滿街的宮廟,沒有路樹的街道,甚至圍路辦喪事,才是多元台北的許多面貌。
最近因為練功的關係,又回到了富錦街,才發現這條陪我成長的街道,近年改變了很多,尤其一間間小而美的獨立咖啡店,讓富錦街更成為一條房價嚇死人的台北街道(其實咖啡店林立和房價高漲應該沒有絕對關係),讓想回來入住變得更加困難,可憐的台北人。
不論富錦街變化有多少,但街邊的菩提,依然充滿智慧和了悟。
這部以富錦街之朵兒咖啡館為主要場景的電影,十足是小年輕的小清新電影,讓人想睡。沒辦法,血腥暴力看多了,柔軟的心就不見了。不過因劇而紅的朵兒咖啡倒是讓人驚豔,裡面完全沒覺旅裡那些討人厭的3C族群,也許是因為富錦街的人文氣息遠勝內科的關係吧。
第36個故事
作詞作曲主唱:雷光夏
夏天的雨水飄落 寧靜公園
深夜的微風拂過 吹乾了樹
在街角的咖啡店 相遇的一刻
故事從頭 我對你依然心動
溫暖的太陽照著 冬天的花
你微微笑著讓我 抹去眼淚
看這座城市 漫漫 被時光移動
若伸出手 還是渴望被你把握
給我 我想要的生活
面對 最坦白的眼眸
前方 是一片晴朗星空
答案 靜靜擁抱我
Feb 4, 2012
春節收穫:街頭實戰有感
過年期間,和朋友相約吃飯,席間遇到一位新朋友,是位女性,居然想和我試手。話說認識我比較久的朋友,都知道我習詠春多年(其實也才四年,不過我想這樣對現代人來說已經算久了,以女性來說更是不可思議地可以天長地久來形容),而其中較熟識的幾位女性朋友,不論該打不該打可以打不可以打,都被我拿來試過各種擒拿絆摔,所以也都對我敬而遠之。而這次這位和我不熟的女性朋友宣小姐,屬於高瘦體型手長腳長,一聽說我有練過,也許是詠春的名氣太大,讓她十分好奇,於是就問我:「妳真的很會打嗎?」
認識我的人就明白,我是遇弱則強遇強則弱的小孬孬,面對這樣當眾的挑釁當然馬上搖手說「沒有沒有不會不會」。宣小姐不信,繼續一邊追問「學過詠春我就真的打不到妳嗎」,一邊出拳測試。對我來說要擋下這樣的虛晃亂打當然易如反掌,不過當我和宣小姐剛一交手(只不過是手和手碰到)我就知道,嗯,果然沒練過的女生的手也可以是硬繃繃的。就在我遲疑的時刻,宣小姐還是不明所以(不知我是在遲疑而不是遲鈍)就開始往前衝,於是我只是想「拉住她的手讓她停下」,沒想到宣小姐一被拉就往前倒。黃師範說的沒錯,實戰時真的不能退,否則很容易就「兵敗如山倒」。果不其然,就在宣小姐這麼一衝刺之下,我馬步一後坐卻撐不住,就這麼跌倒了。不過因為有之前被狗攻擊的經驗,我知道在街上後倒時,千萬不可相信「自己的後背一定是圓的」所以我就微偏一邊地倒了下去,期間我隱約覺得自己的膝頭撞到了什麼東西,不過在力量相抵的情況下,應該無傷大雅。
旁邊那些吃過暗虧的人一看見我跌倒了,紛紛在口頭上或行動上幫起我來,並開始數落起宣小姐,甚至還有人說「人家是學過柔術的呢,這樣摔倒是要有技巧的哦」,嘻嘻,不知是我平日教育大家教育的太好,還就只是人都同情弱勢,不會落井下石,不得而知。只有一位直友對我說「妳至少要站穩咩」,還說「妳練了這麼久別人又沒練過,萬一受傷的是她妳就難下台了」。難怪高手要低調,我想這也是原因之一,咳,就是怕自己下手太重傷了來試手的人呢。
也許「亂拳打死老拳師」這句話還用不到我身上,畢竟我學武的資歷還淺咩,所以只能說「流氓膽大功夫純」(宣小姐真的很流氓啊),我實在經驗不足又怕傷人,還好過年期間天冷穿很多,在地上滾了半圈卻一點事也沒有,不像上次玩狗玩到後倒撞地,結果居然頭都抬不起來(不是不好意思抬不起頭是如落枕般真的頭抬不起來)的慘狀,這次算第二次在街頭上演「後倒擦地秀」,之後卻沒受傷,對我來說也算一種進步,經驗是要累積的嘛,真的別急。
Feb 2, 2012
春節收穫:Sicko
梁醫師推薦我看 Michael Moore (以下簡稱 MM )的 Sicko,春節來看這樣悲慘的紀錄片好像有點殘忍,可是此時不看更待何時啊。這部維基譯為「健保真要命」的紀錄片,其實攻擊的就是美國的全民醫療制度。不知道這部紀錄片和這個導演的人可以先看看藍同學怎麼說的。
前些時候,也是在梁醫師的推薦下看了 MM 另一部紀錄片 Capitalism: A Love Story,攻擊的當然是資本主義。因為其中談到很多和經濟財政房貸銀拍,一些對我來說比較艱澀的議題,於是我就找了主修經濟的哥哥陪我一起看,我傳道他解惑,剛剛好。不過哥哥不像我(或是梁醫師)這般理想主義,當他一看到 MM 以悲情手法將那些看似豐衣足食的美國人拍成比小貓小狗還無辜的受害者,他就開始思考了,不像我只會跟著導演的步調走向煽情的劇情裡。
言歸正傳,對於這部 Sicko,哥哥同樣是在當導演開始舉反證,也就是當 MM 這群美國人翻山越嶺到加拿大或是飄洋過海去英法,甚至共產國家古巴享用他國免費的醫療時,他就開始覺得不可能了。哥哥認為 MM 這種喜歡以個別案例來看待整個事件的作法並不客觀,接著哥哥開始拿台灣的全民健保來比較:就算一個外國人決定來台灣就醫時也不可能得到全部免費的醫療,當時我也是這麼想,但是當我看了賤骨頭所寫,其實台灣的全民健保並非如上述國家般,屬於社會主義式的健保(也就是免費看診),台灣的全民健保還是有部分自付額(所以每次醫生開藥給我我都拒絕這樣就不用多花藥錢啦哇哈哈),難怪台灣的健保號稱全世界最好的健保,因為在我看來,有了部分的自費,才能消極地避免過度的浪費。
其實「美國是西方國家裡唯一一個沒有全民健保的國家」的這件事實我早就知道了,我也知道美國的醫療就是使用者付費,所以這部紀錄片的主題及其揭發的美國醫療黑暗面並沒有太令我驚訝。不過對於史地知識很貧乏的我,看完本片最大的收穫應該是:
一,古巴的地理位置,
二,古巴主島上居然有一個美國基地!
這是怎麼回事呢?
根據維基所言(維基真是懶人的好朋友),美國總統在2009年宣布將於一年內關閉關塔那摩灣拘押中心(Guantanamo Bay detention camp),不過截至目前為止,171民拘留者現在還是住在關塔那摩灣拘押中心,享受良好的醫療服務。
古巴的關塔那摩灣的形狀像阿拉伯數字8,而美軍的關塔那摩灣拘押中心是在靠海的那個灣,不知當靠陸的那個灣的船要出海時該怎麼辦呢?
在 MM 的片中,從關塔那摩灣到哈瓦那醫院似乎近在咫尺,實際來看,如果哈瓦那醫院只有首都哈瓦那( Havana )才有,從地圖上看來,從關塔那摩灣到哈瓦那,可是一個西一個東,相距900多公里,需要十幾個小時的車程呢,話說這樣的縮地術,才是我最想達到的高人境界呢。
啊,又離題了。
Jul 13, 2011
動輒得咎三:無毒生活
明知道看了這本無毒生活 (The Hundred-year lie:how food and medicine are destroying your health) 會和沒看差不多,因為生活中太多的有毒物質避無可避,光用讀書來求心安(知識就是力量? 我看是無知者無畏吧)是沒有用的。加上近年科學的不統一性,人類到底怎樣過才是真健康,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害我們老是動輒得咎不知所措地活著。另外這本書完全是以居住在美國的美國人的生活環境為主(看來美國人的環境也不比我們好到哪裡去),嚴格說來對於身在台灣的我們並不是百分之百實用。
雖說這兩本書的封面和副標都不一樣,連博客來裡兩本書的內容簡介都可以寫成像是不一樣的二本書,但是其實它們的英文書名和內文都是一樣的,其實就是同一本書的初版和二版,還好有圖書館。
無毒生活 : 如何拒絕生活中的合成化學物,博客來如是說。
無毒生活 : 看食物、藥物如何侵蝕你的健康,博客來如是說。
Apr 18, 2011
動輒得咎二:太陽、太陽眼鏡與癌變
之前覺得因為常看電腦螢幕導致眼睛開始畏光,為了保護眼睛於是開始配戴太陽眼鏡。然而,「神奇的肝膽排石法」的作者在「癌症不是病」裡有一篇驚人的文章,似乎把太陽眼鏡當成皮膚癌的禍首之一:
太陽眼鏡和防曬產品:癌症的主因之一
不幸地,陽光中的紫外線是最容易被窗戶、房子、眼鏡、太陽眼鏡、防曬乳和衣服阻絕的部分。但為何那是件壞事? 因為紫外線是有史以來最有力的天然藥物之一。1933年,研究人員發現,陽光被證實能對165種不同的疾病產生治療效益,包括結核病、高血壓、糖尿病和幾乎所有形式的癌症。直至今日,沒有其他治療顯示出如陽光般廣泛的益處。在二十世紀初,由醫師奇蹟似地完全治癒結核病和其他疾病,在當時可是頭條新聞。但如果病人戴了太陽眼鏡,太陽的治療光線就會無效。太陽眼鏡阻絕了身體必要的生物功能所需的光譜。現今,不知是什麼不懷好意的理由,民眾卻不斷受到關於「日光浴與皮膚癌的風險」的警告轟炸。
現在陽光被認為是導致皮膚癌、某種程度的白內障而眼盲,和皮膚老化的主要罪犯。只有那些願意甘冒暴露於陽光底下的「風險」的人發現,假如他們不使用太陽眼鏡、防曬產品,或擔心曬傷他們的皮膚的話,陽光真的能讓他們感覺好一點。陽光中的紫外線的確會刺激甲狀腺以增加荷爾蒙的產生,進而增加身體的基礎代謝率。這能乏使體重減輕,並增加肌肉的生長。p128
剝奪你的眼睛暴露於適當的紫外線下,會對你的皮膚造成嚴重的後果,甚至會危及你的生命。正常情況下,當眼睛的視覺神經感受到陽光,腦下垂體會產生增加黑色素細胞的荷爾蒙。黑色素細胞會產生褪黑激素,這種色素賦予皮膚天然的顏色,並抵禦日曬。當皮膚變成棕楬色或變黑,然後你的黑色素細胞會開始產生更多的色素,使得皮膚變成棕楬色或變黑,然後你的黑色素細胞會開始產生褪黑激素。然而,當你戴了太陽眼鏡,這個過程就被阻斷了。因此你的皮膚會產生出較少的褪黑激素,造成它被保護得較少,並因此受損。p132
Apr 6, 2011
動輒得咎一:母乳與牛乳
現代人的悲哀之一就是永遠不知已知的知識是否正確,例一即為「失竊的未來」裡提到「有毒的母乳」,好不容易懷胎十月,鮮少母親會餵有毒的東西給自己的孩子(偶有例外),但誰知道號稱對嬰兒最好的母乳竟然有毒呢? 誰又知道「母乳雖對嬰兒有害,哺乳卻對母親有益」這項訊息到底正不正確呢?
真是一個動輒得咎的年代。
May 9, 2010
軟柿幫的黐手好對手: (三)能餵招
May 8, 2010
軟柿幫的黐手好對手: (二)會收力
黐手黐久就像夜路走多,要說從沒被打到過絕對是天方夜壇,狄師父常說要先克服被打到的恐懼,然後才能學到打到人的功夫。但是當一個人在練武的過程中(尤其對女性來說,因為據我所知有些男性對於這點不太在意)如果常常會被打到鼻青臉腫,那真是不如歸去啊。既然避無可避為成高手僅此一途,於是乎,練習對手的自制力就顯得特別重要了,因為學武是一輩子的事,學習技藝之餘保持顏面完整也很重要。
人非聖賢失手在所難免,但如果一個對手每次都會失手尤其常失重手就不能等閒視之。其實會不會收力是不是失手都是心態問題。黐了這些日子,不但是練手感,有時對於那些搶打貪打偷打鬥力老是失手忽略收力的對手,我也會有某種程度的感應,一定會上軟柿幫幫主黑名單的。
初學時的黐手心態,對於攻擊性弱的我來說,最難的部分就是如何出招,接著是如何保持安全。這個時候打不打得到對手似乎顯得特別重要。一陣子之後控制欲開始變強,愈來愈想以控制對手達到天人合一的地步,並以強大的自制力突顯自己的寬大為懷功力高強自我感覺良好。這裡提到的收力即為超級自制力的極致表現,於是也是一種尊重黐手對象的良好行為。
不過對功力已達狄師父境界的人,會不會收力已不是重點,因為他出擊時根本不出力! 我想沒有親臨現場的人絕對不知道那種感覺,完全無預警的出手,簡直比地震還可怕。就像上次上課時狄師父為了示範抱排,於是叫我定格一下,接著下一秒我已如炮彈衝天落在十呎之外,當然狄師父又是滿懷歉意地跑來對我說「我還沒開始發功呢」,誰叫我個子小哩。以前以為當師父示範抱排時,只需一不用力二要卸力就可以逃過一刧,沒想到這樣還不夠,下次除了一不用力二要卸力,還得三需黏手,如果可能最好如無尾熊攀樹,不然就四自坐地,趕快自己先往地上坐下巴柔一下。雖說狄師父也是巴柔高手,上天下地都是死,還好他是我師父,一切都是在練習。
複習一下,當練習時遇到狄師父功力者抱排時,一不用力二要卸力三需黏手四自坐地,外加一個五後滾翻,因為是練習,在窮寇莫追的心態下,被推的那位應該就會少些皮肉傷了。
May 7, 2010
軟柿幫的黐手好對手: (一)好脾氣
身為詠春小學堂軟柿幫幫主,為了不要在功力還未成氣候前卻因練武而受傷,我已發展出一種趨吉避凶的練習模式,其中最精華的一項即為專挑軟柿來黐(吃)的自保習慣。如果非不得已被狄師父指派到不知輕重強壯易怒不屑巧力等不知疼惜對手的同學時,大部分的時候我都是隨意敷衍,示弱居多,畢竟大家都是同門,以後還要常常見面,為了一時逞強稱能搞到日後難堪,甚至傷身流血,實在沒必要。
也許這樣自我局限會讓自己的功力停滯,目光短淺,但身為班上少數女性,我還是覺得安全第一,其他都是其次。對於別人為了練功而吃苦的作法,我由衷欽佩,但絕不盲從。反正練功是一輩子的事,即使急功近利又未必助益,那又何必陷己身於險地呢? 等功力到的時候自然就不用挑對手了。
狄師父自是好脾氣到拼命叫學生打他的境界,愛的教育也教出很好好脾氣的好好先生。
大部分女性習詠春者不能持之以恆的原因之一是覺得學了詠春也無法學以致用,我發現我在學習詠春初期的確是把詠春當防身術來學,大概半年以後才漸漸見識到詠春的複雜性並開始覺得有趣。以我這種心態,如果一開始就遇到嚴師和兇巴巴的同學,可能三天就走人。所以,挑好脾氣有耐心者共練黐手真的很重要,尤其對女性來說,三挑四撿是興趣養成前的必備手段。
Sep 19, 2009
便溺客三昧
隨地便溺客難拍的原因有三:
一,大部分便溺客還是有點羞恥,會找個隱密的地力解決,
二,部分便溺客動作迅速,抽出撒出收回一氣呵成,
三,少部分目露兇光,直視路人,
因此比亂丟菸蒂者更難預測,雖然罪孽更重,不但污染了空氣污染了環境,也污染了路人的眼睛。
話說回來,定時定點老年便溺客可就管不了這麼多,動作慢尿得更慢。每天早上在我運動途中,總有一位老者會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做同樣的事,常常一開襠就站很久。 剛開始覺得煩,後來覺得臭,最近真的受不了了,決定先取證後告知:「伯伯,你在這裡大家都看得到,可不可以換個地方…」
當然這不是我第一次出言相勸,大部分的人,如同這位藍帽老伯一般,不知是裝聽不見還真聽不見,我行我素一番後自顧自走開。不過我想藍帽老伯是聽見了,因為從此這裡就不見他的背景,也許換地盤了吧。
其實如此不堪男性,也只有熱心男性才制止得了吧。
有感而發:路人見義勇為抓鳥
Jul 17, 2009
習詠春有感(八十)三昧
Jul 14, 2009
令人敬畏的黐手對手: (三)不屑巧力
再來就屬那些不屑巧力不信以小可以搏大以柔可以克剛的黐手對手了。我常好奇這樣的人為何會想學詠春來學詠春,這樣的人實在該去學少林拳,或是那種比較硬碰硬大吃小的外家拳吧。
既然打從心底不相信巧力的存在,這樣的人通常需要較久的時間放鬆腰部卸力借力。不光是個頭大力氣強的男性對巧力有所壞疑,其實我對巧力沒有極限還是沒有百分之百的信心,都怪狄師父長得太高大,讓人看不出他的巧力。話說回來,雖然我對巧力有些懷疑,但因為是我制勝的唯一方法,所以只得半信半疑地摸索下去吧。
這種人雖然討厭倒也不怎麼可怕,而且這種不信任巧力的人來學詠春也痛苦,因為不相信,短時間內功力一點都沒有增進,往往也就難以為繼一直學下去,所以這種人也待不久。通常訓練有素的鬆柔便可化解這樣的蠻力,尤其當我面對體格壯碩的初學者時感觸較深,也許等我功力再加強些又會有更深的解悟吧。
其實練詠春的人已經不多,持續下去的更是少之又少,何必逞一時之快傷害練習對象呢? 對於這些令人敬畏的黐手對手,久而久之大家也心知肚明,小心眼如我就會儘量避開和這些人練習的機會,如果逼不得已非得面對這些人的時候,我也會放慢放軟放無能,儘量以不激怒這些人為原則。如此一來當然練習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但受傷的機率也相對減少。本來嘛女性習武(至少我是如此)就是避免受傷受到侵犯,面對不尊重別人的黐手對手,又何必認真呢?
3 of 3
Jul 13, 2009
令人敬畏的黐手對手: (二)強壯易怒
令人敬畏的黐手對手第二名就是那些或人高馬大,或身材粗壯,尤其是男性(因為男性破壞力較強啊),也就是陳班長所謂體格好的人種,偏偏又脾氣特壞,易怒暴燥,別人稍佔上風或是稍微攻擊到他就要以蠻力吃入。一來以小搏大的小支本來就得資質過人加上學習認真才能超越大支,二來突如其來由善意練習轉為惡意攻擊的招式本來就防不勝防,在大家資歷相當的情況下,遇到強壯易怒又大支的小支,也只有挨打討饒靠邊躲的份了。
這種黐手對手比不知輕重又更可怕些,同時心態可議其心可誅。現在我也學皮了,面對這樣的對手就完全身體放鬆手腳放慢眼光放遠心情放空,讓對手猶如和棉花對打,當蠻力無施力點的時候,也就沒有蠻力了。至於這樣到底有沒有實質練習的幫助呢,就要看個人的造化了,嘿嘿。
2 of 3
Jul 12, 2009
令人敬畏的黐手對手: (一)不知輕重
前言:詠春黐手練得愈久,愈覺得練習對手的素質很重要。我所謂的素質不見得是指功力的強弱,而是是否對自己有自知之明,不論心態上或體能上的自知之明,都是非常重要的。
雖說詠春課採小班制,但學生來來去,一年多下來也遇過不少練習對手。想想為何女性學生不能持續學習詠春,除了女性比較沒有那種攻擊他人變強變壯的本能及衝動,有時這些令人敬畏的黐手對手也是嚇退女性學生的主因呢,要不是我個性慢耐心強,我想我也會被這些人嚇到退散吧。
為了勉勵女性「這些人(令人敬畏的黐手對手)沒什麼好怕,只是有些討厭」,同時提醒初學的人,尤其是那些力大無窮年輕氣盛的少年人時時得警愓自己「別把你的練習對手打傷了」。
男女兩性和平時期絕不會打來打去,即使打鬧起來也不過是開玩笑的成份居多。以我來說,在沒學習太極推手前其實我對「男性驚人的體力」(小時候不知從哪裡看來的形容詞,發現用來形容男性的蠻力還挺好用的)一點理解也沒有,後來才知道所謂骨骼肌肉差異可以如此之大… 至少不是家暴後才有的感悟,也是不幸中的大幸吧,嘿嘿。言歸正傳,所以女性對男性蠻力是無知的,男性對女性的無力也是無知的,除非他打過女人…至於同性之間倒有一定的認知,大部分的人知道自己在同性之間的力道是大是小。
最讓我敬畏的黐手對手第一名當屬那些出手不知輕重的男性,女性出手不知輕重還不致於造成傷害,出手不知輕重的男性就有讓人輕則分筋挫骨,重則內傷吐血的可能了。
所以有分寸的對手會如奪刀五裡的妙問適可而止或是慢慢做出動作,但是不知輕重如四喜般的初學者往往有讓人爆腎之虞(因為這招是用膝去撞對方的腎)。
1 of 3
May 6, 2009
進階者的好習性: (三)甩手直衝防不勝防
因為我的詠春老師狄師父母語不是中文,他比較不會口頭解譯詠春心法,而是以實際的黐手讓學生明白很多基本道理,所以我個人的體會不論對錯偶會斷章取義一番,尤其像甩手直衝這類極細膩的詠春動作,如有誤解還望指正。
就字面上的意思來說,甩手直衝應該是指「當一方忽然收拳另一方就順勢攻上」。早敵三招雖然動作快些,但是有時候想當然爾的應敵技巧會因對方不按牌理出牌反而讓自己全盤皆輸。甩手直衝千奇百怪唯有靠感覺靈敏才能制敵機先。
理論上的甩手直衝即是當對方撤橋後己方的反應,所以,
(01)當雞冠頭右枕妙問,妙問以左低膀接招,
因為很快所以(02)和(03)應該要一起看。此時雞冠頭忽然化枕為直拳向妙問攻來,妙問憑感覺反應馬上也化低膀為直拳,
(03)因為妙問是以左肘為圓心甩手直衝,不但可以搶得內門中線位置,也能將雞冠頭的直拳消去同時攻擊。
後記:蠻力強碰一向是男性與生俱來的本能,「拳重」對他們來說似乎不難,但黐手練習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訓練感覺及反應,因此「拳快」對不能或不願放鬆的人來說,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體會。
3 of 3
May 5, 2009
進階者的好習性: (二)來留去送不卑不亢
養成打不停手至死方休的好習性之後,接著需要在來留去送下功夫了。一般人直覺會對加諸己身的外力奮力抵抗,即使是人弱力小的女性,諸不知這種抵抗的力量不但於事無補,還錯失了一次好好借力的機會。如何能放鬆自己放空一切,但又維持一定的馬步達到敗形不敗馬的境界,便是進階者該好好研究的課題了。
就我目前的認知,來留去送大部分和轉馬卸力有關,尤其當雙方力氣相差懸殊時,非轉馬不行。所謂亢(抗)龍有悔,亢龍的毛病就是陽剛過度,不知進退不知存亡,結果物極必反事與願違,終究走向敗亡。
(01)當三鞭試圖以大吃小力貫雙掌向妙問推去時,
(02)當三鞭的左掌(或右掌,視情況而定,這裡假設為左掌)一碰到妙問的右肩時,妙問便得以轉馬來卸力,同時左手標出問手。如果對方力道太猛,有時甚至得以X型退步來卸力。
遇到外力時,95%的人會奮力反抗。以前我也做過這種蠢事,鑑於班上98%的同學(現實社會應該也差不多吧)力氣比我大,我開始試著我唯一的路(狄帥父每次都這麼說我)-放鬆放柔轉馬卸力。有效地轉馬成功地卸力關鍵在於一放鬆二感覺三變化,這三個最基本卻最困難的道理。
(03)接著,當妙問的右肩「黏」住三鞭的左掌同時轉馬,左標指化為左拉手將他的左臂順勢拉下。
這裡說的肩頭黏住手掌可不是神話,當一方用力一方放鬆的情況下的確會發生,我可是親身體驗過哦。
(04)然後…很多箭頭很多力道吧,先解釋一下:紅色為三鞭力的方向,綠色為妙問轉馬力的方向,藍色為妙問左拉手力的方向,紫色為三鞭感到妙問左拉手而發出的反抗力的方向。這裡除了三鞭的紅色力和紫色力為蠻力,妙問的力都是小小但順勢的力。這裡妙問的右肩「黏」在三鞭的左臂上,同時請注意她右手肘的位置。
如果高招的人更可將對方的力囤在左腿上然後再發出,效果更好,所以可稱為「來留」。
(05)也就是當三鞭感到不對勁開始用力縮手時,妙問只需順著他的力微微轉腰,便可借力使力,不過因為近身關係,要特別小心,此時妙問需以左上臂將三鞭的左手格住,同時左低掌拍向他的右臂後防止他的二度攻擊。
(06)接著完成轉馬正面對敵,如果三鞭蠻力大如牛,這時就通通回到他自己的身上了。如果角度許可,妙問甚至可以用馬步去壓制三鞭的左小腿腹,畢竟人矮就有這個好處。
看看這裡的力,除了三道妙問小小的力,還有三鞭自己給自己的致命一力,當時機抓得又準又好使出撲翼掌時,三鞭就會跌個四腳朝天了吧,於是便完成「去送」。
2 of 3
May 4, 2009
進階者的好習性: (一)綿綿不絕源源不斷
初學時和狄師父過手他常會說「 繼續打不要停」,因為大部分的初學者有一碰到/打到/摸到對方就會停下來的習慣。漸漸跨過初階門檻之後,對我來說打不停手的原因之一為我拳頭太小出招太輕,所以得一直打下去,其實對其他人來說,讓對方沒法反擊也是很重要的一項因素。所謂「習性」乃長期養成的習慣與性情,因此比習慣又多了一些個人情感在裡面。
過手漸練漸順以後,應該開始加強綿綿不絕源源不斷的出拳習性了。有點像踩自行車踏板般連續出手,不見得都是以攻擊為主,但千萬不該碰到/打到/摸到對方後就此停住。這個時候和打太極拳就很類似了,打太極套路時也是強調招招勢勢,以意貫之,形斷意連,勁斷意不斷,神氣運行,源源不斷。太極綿綿不斷的打法往高階講,可讓演練者隨著內氣的轉換而使體內產生源源不絕的新氣,往初階講就是在練肌耐力體力尤其是膝蓋力了。周師父說演練太極八十一式時,旁人看來就像是仙女舞彩帶般輕柔而連貫。
言歸正傳,當學習詠春一陣時日以後,趁大家都還很客氣,下手還不至太重太毒太狠太快時,習慣讓自己一招接一招地攻擊下去,對將來是很有幫助的。
(01)所以當妙問以右拍手將雞冠頭的左拳拍開,左攤手同時前攤,
(02)雞冠頭的左拳一時間會被拍向他的右拳,基本上便暫時阻斷了他的攻勢。當此同時妙問的左攤已化為左拉,順勢將雞冠頭前衝的左手拉下。
(03)因雞冠頭的左手被拍到右手上方,這時妙問只需拉下他的左手便可同時牽制了他的右手。而拉下他的左手的同時順理成章地發出一記右拳直直擊中雞冠頭的胸口。
(04)在雞冠頭因被擊中胸口而微微前傾時,妙問的右拳正好拉回,同時趁勢轉馬,以腰的力量帶動左手肘擊向雞冠頭。
(05)接著以肘為圓心,左手前勾勾住雞冠頭的脖子,右手以肘底力將雞冠頭的左手微微後拉,並將標指指向他的腋下方向。
(06)繼續前面的動作,左手勾住雞冠頭的脖子,右手縮肘標出。
(07)接著左手扣住雞冠頭的脖子微向下拉,右手化為攤手向前伸去。
(08)用右上臂將雞冠頭的左上臂夾住同時繼續攤手向前,左手扣脖下拉在這裡算是一種輔助的動作,可以幫助形成一個似圓的動力,當妙問處於此圓的中心時,圓周附近的力量便不容小覷了。
後記:這裡「打不停手」的例子其實算是一個較高難度的動作,除了位置時機角度及對方的反應(夠用力)都恰到好處的時候,再加上夠近身夠靈敏才能成功。記得我第一次和同學練習此招時,我在應該用上臂夾住對方上臂的時候沒夾好,結果反被對方放鬆上甩的左拳打個正著,原因之一就是過於近身的恐懼,不可不慎。
1 of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