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 5, 2012

向大師致敬

後面那位橘衣人應該就是大師年輕時的自畫像吧。


在雨中走著,腦中忽然浮現 Moebius 所畫的一個畫面:一隻正在磨蹭男主角大腿的藍貓。記得第一次看到這張圖片時,直覺感到 Moebius 也是個愛貓一族,不禁打從心裡笑了出來。回到家後隨意谷哥了一下 Moebius ,只為了看看近年他是否有新作,不料卻得到他才因癌過世的消息。

Moebius 是自 Hergé(丁丁歷險記的作者)以降影響英美漫畫界最大的歐洲漫畫家。當年在學時, Moebius 的漫畫成了我省吃儉用的原因之一,而在以日本漫畫為主流的台灣, Moebius 並不算有名,但台灣漫畫圈也出過一個以 Moebius 為師的阿推,可見大師的影響力無遠弗屆。


Moebius 的漫畫裡雖然常帶有情色成份,但他那過人的美化能力和特殊的幽默感,卻讓他的漫畫昇華為一種不帶任何情色意味的奇幻藝術。我最喜歡他那居高臨下的遠眺畫面,有時細看他的作品甚至可以小時計。


他的彩色作品活色生香,而他的黑白作品則帶有一股淡淡的人文氣息,尤其很多沒有對白的黑白漫畫,完全跳脫了語言的隔閡與障礙,讓外國人如我可以在沒有語言的幫助下,直接從圖畫裡體會他的世界,這樣的功力,當今少有。

大師致敬系列-逝去的傳奇裡有較為詳細的大師生平描寫,有興趣者可以去看看,在此先就不贅述。


The Star, by Moebius.

雖然這樣一小張一小張分開製作而成的動態版易於閱讀,卻喪失了連環畫原本具有的疏密連結,有點可惜。製作者在下方貼了一些資訊:

The strength of these science-fiction stories lies in the fact that Moebius uses them to pose questions about dreams, nutrition and health, biology and sexuality, the human desire to live in a structured society, and archetypal good and evil. All of these more philosophical elements are organically embedded in deceivingly light stories, allowing the reader to page through the different layers.
The graphic style is also different from other work by Moebius in that the artist restricted himself to a 'Clear Line' style (Ligne Claire), with minimal details.

發人深省啊。現在塗鴉當道,像 Moebius 這樣畫得又快又好的大師是愈來愈少見了,願大師安息。

注意力失調症候群

身處資訊爆炸節奏明快的現代社會,我發現身邊不乏患有注意力缺失症的成年人。何謂注意力缺失症的成年人? 也就是專注力無法維持太久,也就是小時候沒有受到關照的過動兒,在長大成人後,就成了注意力缺失症,也稱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直到近年我才發現自己也有些許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毛病(真是發現的病種愈多得病的機率愈大),我想這應該是現代人的通病之一,尤其智慧型手機的發明,讓許多原本注意力缺失的隱性人總會自曝其短,再無法掩人耳目。一般來說,注意力缺失症的標準病徵為:一注意力渙散,二精力過剩,三自制力差。而身為一個輕微注意力缺失症的人(其實就是大家所謂的懶惰),我發現身邊的注意力缺失症人士有幾項非常明顯的特徵:

一、博學雜記:
對於任何雞毛綠豆小貓事都略知一二,但卻涉獵頗廣心得全無,真要認真深究,怕是文不對題三句多。

二、姍姍來遲:
做事拖延沒有時間觀念,尤有甚者,在參加團體旅遊時常成為全團苦等的對象。

三、常常打岔:
無法專注在同一個話題太久的時間(有時甚至不超過二十秒),容易分心。打斷別人除了可以逃避自己不想聽到的東西,也可以達到控制對方的作用,有點控制狂的傾向。

四、喋喋不休:
話多有時是為了抒壓,同時也是逃避,而當說話內容毫無重點時,只會讓聽話的一方感到無比疲憊,通常也是控制欲的問題。

五、囤積物品:
控制欲、沒有安全感、捨不得過去,或多或少,誰沒有呢?

六、脾氣暴躁:
突發性歇斯底里,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脾氣來得快去得也快,因為沒辦法專心在「生氣」的情緒太久啦。

哇果真族繁不及備載。條列至此,忽然發現注意力缺失症的病徵和之前讀到一本有關「習慣和強迫症之間到底有何不同」的書有點關係,無形中在行文間有點受到影響。畢竟注意力缺失症屬於強迫症的一種,也算是某種不太能控制的心理問題,唉。不過多數的心理叢書會仔細分析特定行為背後的因素,卻很少教人如何克服,也許這就是心理醫生開始收錢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