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 17, 2011

柔術初階淺淺談(二十六)捲捲捲

如果說我的詠春著重在轉轉轉,那麼我的柔術重點就是捲捲捲了。之前黃師範覺得我應該發展丟體,不過經過這四個多月來的觀察,黃師範改變心意,覺得我還是專攻內捲好了。但是,黃師範教我的內捲怎麼和網路上看到的內捲不太一樣呢? 感覺上網路上看到的內捲就是比小內割再深入一點的內腿動作,難道上次張三教我的動作其實就是內捲而非他所謂的小內割?

先把名稱放一邊吧,菜鳥。這次上課一開始時,黃師範先示範了外捲(Soto Makikomi )接後架裟固(Ushiro Kesa Gatame ),後架裟固看似簡單容易脫逃,尤其黃師範拿我示範時,旁觀的人都說「妳後翻就可以出來了啊」,關鍵卻在於黃師範另一隻旁人看不見的手,已經從後方將我的腰部控制住,讓我完全沒有施力的支點得以出力。講半天也沒人相信,於是曾合氣親自下場體驗,結果就算他用盡全身蠻力,也是被黃師範壓得死死。後來回到家看到柏崎克彥的「柔道寢技所向無敵」裡後架裟固的解法原來是手腳並用,利用腳力大於手力的原理,先將對方的夾住自己的手撥開,再想辦法翻身逃脫。

外捲接後架裟固做完,接著黃師範假想對方出勾拳時運用外捲,重點即是「鎖死」再「外捲」的觀念。對我而言,如果說詠春裡最基本也最難跨越的觀念是「來留」和「去送」,那麼柔術最基本也最難跨越的觀念就是「控制」和「破勢」。


接著黃師範又示範了膝車(Hiza Guruma)並詳細說明膝車施術的角度以及和對手身高的關係。如果是以右膝車(是不是就是取方出右腳就叫右膝車呢)來說,關鍵即在取方的右腳與受方的左腳的位置,也就是以受方左腳的延伸線為基準。受方較矮(以取方的身高為準),取方的右腳便在外側較遠的位置,受方較高,取方的右腳則要放在受方左腳的內側。

所以當黃師範要摔我時,基本上他的右腳會站在我左腳的外側,即使我是二字拑羊馬式的內八,只需看準腳跟的位置即可。


因為我的護身還不到位,所以每次黃師範找我示範時都會說「不摔不摔」,即使要摔時也多半因為我體重較輕,黃師範總會將我高高拉起盡量減少我直接撞到地面的面積。不過這次當黃師範以我為較矮的例子對我施以膝車時,根本就是才說完就施術,速度快到我連怎麼被摔到地上都不曉得。所謂的爆發力,簡直無招可防,唉,還好我還有一點點的本能反應加上黃師範是真高手,當我被摔到地面時還記得用左手拍了一下地面並覺得右大腿有點痛,以後還是平常心一點,不然真的是愈覺得要被摔了就愈緊張,愈緊張就愈無法護身了。

最後黃師範還示範了一招以二字拑羊馬為基礎的小內割,還說我怎麼連詠春馬步都不會用,哎呀黃師範,你就別再折殺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