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拿刀的歹徒,拿著較大較長較粗的棍的歹徒,猛一看到時雖然可怕,但是,當我經過一些基本的奪棍訓練後,仔細想想,還是刀子可怕,即使刀子小小棍子大大,有時尺寸並不重要。
想當初也是看到媒體上播出的夜市亂停車霸王稍不順心就拿出車上預藏鋁棒猛揮的畫面,才會在宮拳課堂上提出「如何面對手拿球棒的歹徒」的問題。經過幾次的奪棍演練後,感覺有二,第一,拿球棒的歹徒比拿刀子的歹徒容易解決。第二,如果拿球棒的人沒有拿棒打人的經驗,通常還不如空手。
逛市立圖書館時一時無聊開始尋找起有關女子防身術的書。不知是錯置還是誤會,女子防身術的書居然放在「減重」一欄,真讓人啼笑皆非。不過,當我稍微認真地翻讀一遍之後,我發現這本女子防身術裡充斥許多重量訓練和基礎體能訓練,真不可思議。也許照表操課幾週後,真能達到瘦身的目的,之前倒是錯怪了館方,也許這真可視為一本減重專書。
Aug 30, 2013
宮拳有感(八十五)搶
Aug 21, 2013
宮拳有感(八十三)奪
面對持刀歹徒,首先就要放鬆,才知如何應對,然後設法逃跑。
近二個月來的宮拳學習除了最重要的放鬆練習和招式練習外,也加入了一些近距奪刀的練習。對於初學的我來說,基礎奪刀其實就是近身擒拿,武癡老師認為,把刀具加入擒拿的練習,對於擒拿動作的精準度有其加分的作用。
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提到盧師公的害死你的自殺式奪刀術,雖然我對格主平均來說的中心思想,持有南轅北轍的觀念,不過就其防身和一般競賽的問題,必須承認格主的確見多識廣。說實在,防身術的重點果如所言:一是想辦法逃跑二是攻擊要害後逃跑三則還是逃跑,尤其是遇上那種沒學過武術的亂砍歹徒更該以「逃攻逃」三步曲應對,因為亂砍歹徒的不可預測性有時比練家子更可怕。
Aug 14, 2012
女性與女子防身術
以下觀點是我和一些女性朋友討論後所得到的結果,其實也沒什麼好驚訝的,是吧。
台灣運動風氣不盛,從每次慘淡淡的奧運成績就可以看得出來。根據統計,七成台灣女性沒有運動習慣。對於那些不愛運動的台灣女性來說,不愛動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就是懶惰。
人要一懶,不論社會新聞每天出現多少可怕的性侵事件,這群不動女王就是不為所動(不學防身至少練練短跑啊),她們寧願限制自己的行動時間和範圍,也完全不會想去學學防身術,因為不論是跑步防身術還是武術,只要是要動會流汗的,她們都沒興趣。不愛運動但被害妄想超過一個限度時,也許會想辦法隨身弄些身外之物,像是水果刀小哨子噴狼器螢光棒來自我安慰一下,但放一堆怪東西在不實用的女性包包的結果就只是讓自己肩頸痠痛。
當然其中(不愛運動的女性)也有一些存著一絲絲僥倖之心,心裡想著「我絕不會這麼倒楣」「倒楣的絕不會是我」,反正就這樣嬌弱一生也無傷大雅,何必花錢去聞別人的汗味(通常防身術不是都得近身)? 當然更有一些是生來就很認命,自覺女性天生體弱,再怎麼重量訓練沙包伺候也比不過男性驚人的體力,乾脆就自暴自棄等別人來保護自己,即可。
而剩下三成的女性,也就是本來就有運動習慣的女性,通常都會為了自身的體態或是健康,也就是會為了一個比較具體的目的而運動,而習武的目的在哪裡? 練習一些可以拿來比賽的武術,或許也算是個明確的目標,但是防身術呢? 這種「養兵千日用在一朝」的思維實在不太適合讓老化速度較快的女性用來浪費生命。所以,不練也罷。
在已有運動習慣的女性中,也有一些比較漫無目的,比較不功利主義的,也許是三成中的一成,即便覺得自己或許需要學個一招半式來防身壯膽,卻因為武術世界的陽盛陰衰,如果沒有同性的同事/同學/同道一起報名,實在很難鼓起勇氣走進一間充滿陽剛之氣味的武館學習一些也許終生都用不到的東西。這時,運動中心就扮演了一個較為中性的角色,對於女性習武有程度上的幫助。
還有極少部份的愛運動女性,屬於那種想要擁有自保能力的女性,對她們來說,一旦當她們了解到「學習防身術是為了求保命而非論輸贏」,當她們明白學習女子防身術的重點在於成功逃脫而非你死我活(當然也有人認為一定要有破釜沉舟孤注一擲的決心和狠勁),這時,防身術也許值得一學,但還是不值得花費太多心力物力,除非有個扳機點(Trigger Point)的出現。
至於那些被害妄想症又再嚴重一點的,不是天天貓在家裡,就是像我一樣,學武學到中毒頗深不可自拔了吧。
話說回來,其實又是因為傳統向東走的武術(又來了)總在強調肌力耐力或是肌耐力,如果當女性(尤其是那已有運動習慣又覺得防身術有用的極少數)知道有一種學起來不費力用起來不出力的向西走武術,會不會捐棄以往的成見,下場一試呢? 這我實在不清楚,畢竟我一路走來都不是太積極(太極跟父母,詠春離家近,宮拳被點名),所以也沒什麼資格多說什麼。只能說運氣好吧,只是晚了二十年。
Oct 14, 2011
那些貓族教我的事(二)
Oct 12, 2011
那些貓族教我的事(一)
前言:目前看來,人族似乎是最沒有本能反應的一種動物,尤其是生於文明社會的人族,簡直喪失了一切應有的基本求生本能。對應到近年的學習重心,這種喪失本能的做作人生自然而然讓我聯想到女子防身術的問題,原本應該柔軟強韌有彈性的女性,為何必須強迫自己去學習較次等不自然的硬功以保護自己? 難道我們沒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能力是與生俱來學起來又事半功倍的真功夫呢?
好像有點離題了,不論如何,師法自然,應該是學習這類動作派的基本觀念,就讓家裡的貓族來教教我吧。
我們曾經從狄師父的詠春課裡學到女性在倒地之後該如何反應(反敗為勝一),才不會一被推到地上就完全失去控制。其實這種永遠面對敵人的招式,從我家五虎將之一的小獨身上最為常見。
為了避免有虐待動物之嫌,我還是以圖片示範,畢竟請五虎將做出一次到位的動作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
當妙問從背面偷襲小獨,也就是當妙問從後方將小獨一把推倒(相信我,要一把把貓推倒可不是這麼容易的事),小獨即使反應夠快可以直接以前腳安然著地,牠仍會在落地後翻轉身體,以四肢面對妙問。
同理可證,當二仁從後方將妙問一把推倒時,妙問切忌直接以前腳,啊,不是,以手直接撐地,而是微微翻轉成側身,以後背著地,前滾,順勢轉身後,以雙手控制己身方向,同時以腿做為防禦。
話說因為之前本身遇到的一樁意外,讓我明白其實柔道護身倒法並不如想像中安全,尤其對於較為瘦小無肉的人來說,有時弓起身時脊椎反而會外露,所以側身很重要,了解自己更重要。
未完待續
Sep 7, 2011
空中腕十字的幾個問題(三)
在李國弘半無厘頭半記錄的「摔角王」裡,他將「十字固定」解釋為「老二被人用手肘頂著」「多少有點不安」的一種摔角招式。畢竟因為性別結構的差異,我在初學十字固定時完全沒有這種某某東西被某某東西頂住的危機意識,一心只是想要有足夠的大腿肌力能將對方的手臂夾到緊緊,說來說去還是角度的問題。
其實還有一種空中腕十字,是目前我所見過最安全的一種,不過這種將對手直接拉到地面的空腕,嚴格說起來不算是真正的空腕,因為取方並沒有身體暫時騰空的動作出現。也因為沒有騰空的動作,相對來說就顯得安全得多,除了功力更要有時機,才能做到完美。
所以當三鞭一拳打來派特羅順勢接住,並繼續順勢跨步轉到三鞭的背後,並以右膝去撞三鞭的膝後,讓他屈膝前倒。接著派特羅將右手繞過三鞭的右臂再順勢後拉,一方面讓自己的身體(仔細講起來是讓自己的大腿先著地)可以安全地向後落在地上,一方面將左腿跨過三鞭的脖子,光是這個動作就可以讓三鞭膝痛腰斷肘折脖勒。
如果想講究姿勢的標準及美觀,個子較小的取方最後還是得做出一個「以背抹地板」的動作,也就是右腿屈起左腿跨出同時雙膝要夾緊(尤其對男性來說不夾緊似自殘),接著人向右擺然後後仰,雖然不能說是空中腕十字百分百,但也可以算是一種可行的地板腕十字了。
全文完
Aug 5, 2011
空中腕十字的幾個問題(二)
在「格鬥技能護身術」這本書裡提到類似空腕的實戰護身術,不過在全盤相信這種招術有實戰價值之前,應該好好研究一下本書第三章「SAW式訓練」。當一個人認真做好這些鍛鍊之後(上半身的鍛練,下半身的鍛鍊,綜合的鍛練,技術訓練,光看就累),我想,基本上隨便什麼招都可以應用自如,只怕遇上比自己更強壯的人。
話說回來,「格鬥技能護身術」裡的空腕和我之前只能在軟墊上練習的版本比起來的確是較實戰派些。書裡將此招式歸在胸膛被抓住的因應法一(非常日文翻譯的感覺),當內文介紹此招時,稱之為較為高難度的完美技術,在我看來這招應該也是一種需要一萬個小時才能做到異常完美的奇襲招式吧。
格鬥技能護身術以實戰的角度分析空腕,得到以下幾個結論:
當對方以左手抓住自己的前胸時:
一,一定要把對方的左手固定於胸前,
二,以左足頂住對方的右髖骨,
三,一面倒下一面將右足掛到對方頸前。
就此書示範的動作可以了解,巧妙利用力點(對方的左手腕)和支點(對方的右髖骨),加上完美的時機,就可以達到以巧制蠻的境界了。
未完待續
Jul 26, 2011
空中腕十字的幾個問題(一)
雖然事過境遷已經很久,還是記錄一下,以感謝張三陪練的辛勞。
久久以前,大概在上期期中,張三在狄師父請假時的詠春課堂上帶了柔道服來給大家練習。所謂給大家練習,就是給大家摔的意思。因為傳統柔道動作或是基本柔道招式必須在「有衣可抓」的情況下才好施展,說到底有得抓總比沒得抓好得多,雖然實戰派常說「天下哪有那麼多衣領好抓」所以將柔道招式歸在「運動」一類,不過在我看來,柔道功夫熟練的人在街頭惡鬥時還是有其優勢。厚重紮實的柔道衣有著易抓的衣領易抓的腰帶,對初學者或是沒臂力的人來說,自然比油油的後頸或是滑滑的手臂更容易上手些。
既然有了柔道服,自然得來練練空中腕十字。話說空中腕十字真是一個演武招式,任何一個稍有武學基礎的人都不會傻傻地撐在那裡任人將腿在空中劃出半條弧線以致倒勾到自己的脖子上,除非取方在施術時身體已半著地,或是雙方處於一個軟軟地的環境裡,像是關精神病患的囚房,否則這樣自廢馬步的招式,還是少用為妙。
(01)在練習空腕時,一開始因為受方要有足夠的力量撐住錯誤的動作,所以受方體型必須較大,護身必須很好,這樣雙方才不易受傷。
(02)這時沒繫道帶只著道服也沒關係,只要衣領易抓即為主要關鍵。所以,妙問先以右手抓住張三的右領,右膝抵在張三的腰上,左手從後方扣住張三的右臂,
(03)接著就是最可怕的地方了。一旦雙手抓好,右膝抵好,這時左腿必須向著張三的脖子方向勾去,同時身體盡量弓起,將頭部向著張三的左腳處倒去。因為雙腳離地,實在有很多心理障礙要克服。
(04)這時就是受方必須撐住的時候了,尤其當取方還不熟悉自己飛起的腿該往哪裡鑽的時候。同樣地,盡量弓起身子,這樣取方即使不小心落地,頂多背部著地,傷害也不會大到哪兒去。
若將空腕以實戰的眼光來評估,這種取方完全離地的攻擊方式,最危險的情況就是當受方也是位練家子,在上半身被帶到地面之前,或是甚至在取方的腿還沒纏上來之前,不但不挺身反抗,反而順勢將已經雙腿離地的取方向地面撞去,取方慘烈的下場,不可言喻。
以我個人的經驗,其實只要了解受方撐得住傷不起,這樣的動作,事前先多觀摩他人的動作,明白身體各部的位置(前後加起來大概看了兩個小時),之後自己上場,大概一次練十回,一週練兩次即可達到熟練的地步,多練傷身。
(05)只要取方的左腿勾到了受方的頸部,同時身體也已經可以平安軟著陸後,取方便可利用其腰力腿力和離心力,將受方帶到地面,繼而完成腕十字的部分。這時也是受方必須順勢前翻倒地,同時以左手拍地護身的時候了。
空中腕十字不是一個適合初學的動作,而且這個動作對於受方的要求比對取方更嚴格,主要是因為一不論成功與否,受方所受到的衝擊都比取方要大得多(取方頂多頭去撞地,受方可就要斷手斷腰了)。因為對於受方必須具備的首要條件即是體型較大,臂力較強,同時又會順勢護身,不至蠻力相抗。
一旦受方具備了以上幾項特質,接著就是取方克服恐懼的時候了。一開始在光用眼睛練習的階段(只看不練),總覺得取方的腰力必須特強勁,初上手時覺得臂力必須特強壯,但是經過這幾次的練習之後,我才發現空中腕十字要成功,其實身體的協調性才是勝於一切的關鍵。雖說基本的腰力和臂力不可或缺,但是只要明白力的方向及身體各部份該往何處「擺動」時,蠻力顯得如此輕如鴻毛。
當然,最重要的前提還是要有個厲害的受方,像是張三一樣厲害的受方,一起練習,不然神功還沒練成,身邊的練習對象每個都斷手斷腳,或是自己先腦震盪乘三倍了。
未完待續
Feb 13, 2011
套招解招:攔攤化肩固
開始只是因為我這個和張眉妹練習時變成相對大支,所以出現的「一手横跨抓住對方肩頭」,所謂「大對小」的標準動作,連續發生了三次,還處於詠春學習第一期的張眉妹開始有感,旁觀的狄師父也覺得不對,就跑來開始他詠春開始巴柔結束的「詠柔派」解招法。
(01)當雞冠頭以右攤欲問三鞭的左手,卻被三鞭仗體型優勢,將左手由內門横跨去抓雞冠頭的左肩,雞冠頭的右攤也因為被架開而變形,接著三鞭又以右手抓他雞冠頭的右手,讓雞冠頭一時間動彈不得。
(02)於是雞冠頭變形的右手以肘底力開始,先化為攔手進馬微撞一下三鞭接著再從攔化攤,將三鞭的左手向下夾起(因動作太過細微附圖先跳過,僅以文字表示),並以右攤抵住三鞭的左肩,這時三鞭會因為左手被擒重心不穩而微微前傾,
(03)換個角度來看:接著雞冠頭轉馬轉向左後,右攤順著同步下壓,左手後拉扣住三鞭的左手,當三鞭的左手被拉直,三鞭不得不順勢跟著雞冠頭的角度一直前傾下去,
(04)然後雞冠頭馬上抬起右腿並從三鞭的左肩頭跨過,向左方壓去。
然而,當我對著張三練習這招時,因為雙方體型肌力相差太多,柔軟度還夠的我一旦將右腿跨上張三的肩頭時,基本上就像騎在一頭小牛身上一樣,於是狄師父告訴我,我的右腳應該向著我的左方壓去而不是向著前方,尤其當對方身壯如牛時,唯有從他最弱的地方下手,方有成功的希望。
(05)這時三鞭因為無法逆勢所以只好順勢落地,接著雞冠頭再將左腿前跨,左手將三鞭的左手手肘朝天再前壓,同時右手伏住三鞭的後腰,以防他前滾翻脫逃。
(06)一旦雞冠頭做出 Figure-Four 形成肩固(Omoplata),以雙腿將三鞭的左手夾緊,並把三鞭的左肘抵在肚子上,接著慢慢抬臀,三鞭很快就得和地面擊掌了。
這個招式,對於小支來說,除了動作要熟練,柔軟度要好,感覺要敏銳,更要心夠狠,才有辦法完成這招詠柔派絕技。
暫止
Jan 29, 2011
柔術初階淺淺談(二十五)過肩摔破解一
鍾教練知道我練過詠春,所以每次當他出席時都會出題考我,也就是當我面對一個像他一般的對手時該如何自保?
首先我必須強調的是,鍾教練是大支中的大肌,而且是一支練過的大肌,他常自告奮勇當我的沙包,自嘲自己「皮粗肉厚」所以不怕被我這隻蚊子叮叮。在我看來,隨便路上看到的路人,90%的男性都不會是他的對手。面對這樣的一個大肌,別說我練過詠春了,就算我練過鐵布衫八極拳擁有掌中雷風火輪,應該都不是他的對手,就別折磨我出難題了吧,橫豎一個死。話說回來,以鍾教練的思維來檢視狄師父教給我的詠春實戰原則,倒是一項不錯的訓練,有時甚至成了腦筋急轉彎的對打模式,這在詠春班上是絕對不會遇到的,也算多元化思考。
上次上課時黃師範帶入一個「當你的脊椎是正的對方就無法擒拿你」的觀念,後來當我把這個觀念帶到和詠春王表弟的練習時,發現還蠻有用的,不論什麼角度一旦我發現了王表弟想擒拿我就馬上直起脊椎正面對他,他就完全無法折我。不過當時在黃師範馬上講過同學立刻練習的柔術課堂上,因為大家都知道對方會如何反應,所以反而不易成功。
還是先別好高騖遠,先別理鍾教練,先專心和跟我一樣初階的粗腰小柯練習基本功吧。說到粗腰小柯,即那位上輩子得意技是彈腰的粗腰大肌。對於他致命危險的過肩摔,小小支的我根本沒法防禦。也許傳授這些以柔克剛的武術老師總是希望他的武術是小支可以用巧勁完成的武術,也許只是看我可憐,黃師範看我被粗腰小柯甩來飛去,於心不忍之下,教了我一招如何破解初階者的過肩摔,也就是在感到(01)自己要被摔出去的瞬間,(02)順勢跨過對方的腿並(03)快速轉身(04)讓自己的臀部突出來。換個角度看(05)再抓緊對方右臂順勢跪右腳前傾將對方越過自己的身體弧線摔出。
在粗腰小柯的配合之下,這招過肩摔破解一倒是不難,重點就是在雙手持續抓緊千萬不可以放開。之前在勒脖動作三也曾介紹過類似的解法。約克橘子以過來人的身份,啊,不是,以男性的的角度分析:對女性出手的壞男人通常會因為輕敵加上方便,只會僅以一手勒脖,另一隻手則要空出來將前方淨空,或是開房門或是開車門,所以從後方雙手同時勒脖的情況不太可能發生(但還是有機會發生)。說起來,不論單手還是雙手,男性想要勒昏對手或只是要對手「有感」還是比女性容易些,原因即在於生理構造之不同。
不過在厚重冬衣的保護之下,我用黃師範的方法就成功勒到賈老師,後來再加上狄師父的重點提醒(是的,我們又在詠春課上玩柔術勒頸),當我以左手肘抵住張三的背,左手背靠著張三的鎖骨附近,右手繞過張三的脖子,以右手刀抵住張三的喉節,對女生來說,還要以肩頭從後抵住對方的頭,雙手互扣,左手後拉,不過一秒的時間,張三就有會喉節壓到頸椎的感覺了。
Dec 3, 2010
柔術基本操:踢腳和旋腳
不論是想把對手拉到地面作戰,或是不小心被人摔到地面、拉到地面或是推到地面等不自主動作時,以前狄師父曾教我要保持以雙腳面向對手的習慣,如此一來對手直接撲到身上的機會相對減少,二來我可以隨時以雙腳攻擊對手脛骨並保持安全距離。話說回來,一旦遇上學過柔術寢技或是有點寢技知識的壞人時,光是以腳面敵還是不夠。因為柔術家曾經接受過嚴格的抓抱雙腳訓練,所以,這時不但要以雙腳面敵,還要懂得如何在腳部被對方從內側抱住時該如何反應。
通常當自己的腳部被對方快速抓住並抬起時,自己一定要快速地將腳部向內側旋轉以求脫困。黃師範所教導之寢技入門101基本操即是踢腳和旋腳的訓練。
躺在地上時練習踢腳時,首先注意腳部踢出的角度盡量和地面平行,一腳先平行踢出另一腳則彎曲在側,接著踢出一腳收回,彎曲的腳則馬上平行踢出,持續練習。
練習旋腳時,則是假想以雙膝為雙腳的圓心,將腳由外向中間旋轉,盡量讓雙腳交錯開來不要在空中互碰,持續練習。
Nov 28, 2010
Kubotan 防狼棒
Kubotan 防狼棒(也有人稱之為保田式擒拿棒,雖然發明者姓窪田)的發明者窪田孝行(Kubota Takayuki)先生,於70年代中期第一次將他的發明帶到 LAPD 女警學校示範,從此名聞天下。Kubotan 的設計理念最初是用在不但不束手就擒還狂亂反抗的歹徒身上,以痛到不行的關節鎖和強力的定點攻擊阻止歹徒反抗的行為,有些地方的警界及保全單位也將 Kubotan 稱為勸導者 (The Persuader)。
從原始設計 Kubotan 的形狀看來,現在我手上的這支應該是改良過的版本,基本上以更好握更容易從包包裡辨識(女生的包包裡總是東西多啊)並快速拿出為原則。實際的 Kubotan 比圖片上看起來更輕巧也更有質感,但是大部分的人第一眼看到時,有人會以為是按摩用的,有人會以為是我床頭的床柱,更有人以為我開始學起基礎木工拿著切磨後的椅腳到處炫耀! 可見其不顯眼的程度。
其實這根由 Cold Steel 出產的尖頭型 Koga 擒拿棒真的很可怕,剛買到手時無聊想試試,可是又不能找別人試,於是「輕輕地」在自己的大腿上戳了幾戳,戳的當下也沒感到什麼特別的痛楚。但是第二天醒來,發現自己的大腿上多了五六個圓圓的瘀青,本來還沒想到禍首是誰(可見真的很輕),後來才想到原來是前一天拿自己當實驗品的後果。輕輕戳都會留印,如果真的重重戳下去,力氣小的至少可以讓對方痛不欲生五分鐘,力氣大的,位置又準的,應該可以讓壞人骨頭斷裂直接去接骨吧。
Jun 19, 2010
套招解招:勒脖動作(三)
最近發生「夜歸女搭電梯險遭性侵」社會事件,和狄師父之前提到的勒脖訓練不謀而合,看來會對女性出手的壞人通常都是沒膽的肉腳所以即使是遇到比自己弱小的女性也會選擇背後偷襲,可見以女子防身術的角度來看,學習如何應對偷襲比正面迎擊更重要。
之所以歸類於詠春,主要還是其中的細節,也就是當(04)妙問將右腳後放轉身再轉馬時是以二字拑羊馬制敵,因此勉強可以視為詠春動作。
(01)當雞冠頭從背後勒住妙問脖子,
(02)如同勒脖動作一強調,首先必須確保氣管的暢通,畢竟人一昏過去,就什麼也別玩了。所以妙問先抓住雞冠頭的右前臂下拉,同時肩膀上提頭部下縮身體下沉,讓下巴卡在雞冠頭的臂彎之中。
就我套招解招的感覺來看,抓住對方的前臂下拉比直接抓二頭肌下拉容易一些,也許是同學禮讓的錯覺?
(03)在勒脖動作一裡一旦下巴縮進雞冠頭的臂彎延長呼吸時間後,妙問會先搖晃側身彎腰打要害,不過不是每個女性都有那個決心和勇氣在沒見到棺材前願意放下身段或狠下心去攻擊男性攝護腺的…不提也羆。這裡,妙問立刻將右腿(和雞冠頭勒脖的那一邊同邊,這裡為右邊)後跨,卡住雞冠頭的右小腿肚,同時順勢彎腰轉身,
(04)接著以二字拑羊馬之馬步,用右膝壓住雞冠頭右小腿肚同時從外轉身(也就是從雞冠頭的右手掌方面從外邊轉出),並將雞冠頭的右臂扣好,準便隨時做出較剪腳等地板動作。
看起來也許沒什麼,我做起來也真的沒什麼,但是如果是被狄師父用二字拑羊馬壓到小腿肚,基本上,除了馬上自動倒地,似乎沒別的辦法可以立刻解決小腿的疼痛,難怪董空手說狄師父的腿是鋼條,我的腿是麵條,功夫還是有差。
話說很少女性會在第一時間就出手攻擊男性要害,即使感到被要害騷擾,馬上避開的一定比立刻出手的多很多,畢竟致人體膚受創不是女性的強項。
Jun 15, 2010
套招解招:横四方固肘關節技(三)
(01)(02)同横四方固肘關節技一(01)(02)。
(03)當派特羅將二仁的右臂下壓,在最理想的世界裡,二仁的右臂應該如横四方固肘關節技一(03)一般手掌向上地彎曲,但世事總是不盡人意,尤其當二仁略知巴柔一二,他會試著用右手往自己的腰帶處抓去,因為如此一來,派特羅就無法關節技他的右手。
(04)套招解招來招拆招,這樣派特羅還是有解。先下手為強,派特羅原本想以左手抓右腕做出類似木村固的關節技,所以首先必須放開左手並以左肘肘撞二仁臉頰,並以右手抓住二仁的右手手腕,
(05)接著派特羅將二仁的右手手腕抓緊下壓,同時左手從二仁的右臂下方穿過,朝自己的右手前臂抓去。如果夠重夠柔軟,還可以將左膝提起壓住二仁的頸部。
(06)然後派特羅右手抓緊二仁的右腕,左手抓緊自己的右前臂,最好的位置便是將左臂彎放在二仁右肘的正下方,接著慢慢向上抬起…練習時是慢慢上抬,如果實戰時就該快快上抬,讓對方的肩膀瞬間移位啦。
3 of 3
Jun 14, 2010
套招解招:横四方固肘關節技(二)
世事難料壞人難搞,有時事與願違,偏偏對方的胳臂不彎,硬撐在那裡的時候,又該如何應對呢?
(01)(02)同横四方固肘關節技一(01)(02)。
(03)當派特羅將二仁的右臂壓下時,不見得每次都是彎的,一旦二仁的右臂保持伸直狀態時,派特羅必須使出另一種關節技。首先派特羅的左手還是得抓緊二仁的右手腕,這使得派特羅的上半身更前傾下壓,
(04)接著派特羅的右手從二仁的右臂下方穿過,
(05)穿過之後再扣住自己左臂二頭肌的位置,如此一來才可以將臂彎對準二仁右肘的下方,
(06)接著派特羅只需輕抬右肘,二仁就會有感覺了。
2 of 3
Jun 13, 2010
套招解招:横四方固肘關節技(一)
這次上課前的暖身時間,狄師父忽然福至心靈地叫旁邊一位早到的竹竿新生躺在瑜伽墊上,接著就開始從横四方固( Side Mount/Side Control)的位置開始示範起三種不同的腕十字/肘關節技(Armbar)。首先令我好奇的是,狄師父不是說我只要學習防禦式(Guard)嗎? 要我一下從防禦式變成横四方其實還蠻困難的…不管了,既然有活體教學,先學再說。
這個横四方固肘關節技有點類似我在木村固二裡提過的角度,只不過木村固二裡派特羅是面朝上的姿勢,這裡則是面朝下,但是基本上都是將對方手掌扭轉向上的關節技。
(01)派特羅從横四方固( Side Mount/Side Control)的位置開始,先將二仁的右手顧好,並以右肩卡住,同時左手撐地。盡量向二仁頭部那邊靠近,這樣二仁即使想膝撞也無濟於事。
(02)接著派特羅以上交义攤手將二仁的右手夾住,並以左手去抓二仁的右手手腕。
(03)換個角度來看,接著派特羅的左手抓住二仁的右手手腕下壓,如果不夠力甚至可以用右手幫忙扣住二仁的右臂一起下壓,同時用身體的重量壓制住二仁的左手和身體,讓他沒機會趁勢站起來。
和詠春不同的是,這裡派特羅的左手絕對是要用力抓緊,否則強壯如二仁絕不會輕易就範的。
(04)派特羅在確定左手抓好之後,右手從二仁的右手臂下方鑽出,
(05)接著,派特羅以右手抓住自己左手前臂,右肩靠著二仁三頭肌部分(因為二仁的右臂已經快被翻轉過來了),
(06)再換個角度這:時派特羅的左手抓緊二仁的右腕,左肘盡量放低,右手從二仁的右臂下方穿過並扣住自己的左手前臂,右手微微上抬,這時二仁不但肩會痛,右肘也會有快扭到的感覺,即使想起腳膝撞也來不及了。
不論從什麼位置變成横四方固,重點還是兩者體型不能相差太多,對於比我大一倍(也就是體重是我的加倍)的劉武士,這招就十分沒用,也許一横四方時就先來個左膝撞左耳然後趕快跑(如果跑得掉)還比較實在。
郭蛋頭又因為放暑假而歸隊,看來我得先把這些沒用的横四方固放一邊,好好研究一下空中腕十字的練習方式了。
1 of 3
Jun 10, 2010
東南亞的防身藝術-Silat
Silat 源自蘇門答臘和瓜哇,也就是今日的印尼。而近年努力將傳統汶萊 Silat Suffian Bela Diri 推廣到全世界的汶萊導師 Maul Mornie,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武術家及表演者。就維基上 Silat 的解釋,Bela Diri 即 Self-denfese,而中國人將此種武術為拳道(Kuntao)。很難想像如汶萊這般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富有國家也會出現這樣危險致命的武術,可見飽暖之餘還有很多事可以思考和研究。
先來一段無聲震撼版,包括以我最愛的馬來頭巾當武術(1:00),這段我要特別研究一下,我珍藏多年的馬來頭巾才能成為我的隨身兵器。還有如何應對西瓜刀開山刀式超過30公分刀種及雙刀對打(2:06)。
Human Weapon 節目也曾遠渡重洋到馬來西亞出外景介紹過這種武術,和 HW 兩位高大壯碩的主持人比起來,馬來人的確又瘦又小,出手卻又快又狠,也算弱勢小支的終極偶像。而這位汶萊的 Guru Mornie 也是個小精壯型,可惜他只到香港不來台灣,而且從學員清一色都是男性看來,又是一項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殘酷世界。
不過 Guru Mornie 也曾在其他女性學員較多的研討會裡示範過女性專用的防身藝術,感覺上女性專用的手法強調更近身打要害多用肘,甚至一擊必殺然後就跑的招數也很多。在我看來,在街頭纏鬥對女性來說總是不利的。
Guru Mornie 也有一段很精采的地板操,誰說地板操不能一個打十個呢?
完整六分鐘版請參考 SSBD 1 Million Viewers on YouTube 附西班牙文解說。Guru Mornie 在這段影片裡說到:
Self-defense doesn't mean you have to kill the man.
如何擺脫敵人卻不傷害敵人實在是門藝術,如何讓敵人知難而退卻不讓自己上法院更是一堂哲學心理戰。
在很多影片中可以見識到 Guru Mornie 穿著汶萊傳統裙裝示範的狠勁,誰說穿裙子的不能當三軍統帥啊? Guru Mornie 在 How to study Silat Suffian Bela Diri 提到:
It should be in your body, not in your brain.
最終還是快慢,而不是對錯。
May 13, 2010
套招解招:地板動作(三)阿基里斯固
狄師父通常不會以傷害學生來自顯威風,這個習慣用來對付我等軟柿幫非常合適,但是如果遇到一個不知放鬆只知用力的大肌時,狄師父便會以巴柔來制止對方的攻勢。雖然狄師父常會在將大肌制服在地上後,才想到他應該多用詠春制服這些不相信無力詠春的大肌,不過以我一個旁觀又小支的學生看來,面對這般不知放鬆是何物的大肌,狄師父唯有用巴柔才能在雙方都不受傷的情況下讓對方安靜下來。輸贏勝負對男性來說非常重要,難怪男性殺人犯的人數是女性的五倍,男性搶匪的人數是女性的二十倍,情緒化的雖然是女性,但是情緒管理有問題的卻是男性。
啊,又離題了,實在是最近讀的腦內乾坤太有意思了,容後再報。
(01)當派特羅被雞冠頭壓在地上時,派特羅首先注意的是確保自身的安全,千萬要將自己的頭部先保護好,同時用左手按住雞冠頭的右膝,
(02)接著將雞冠頭的右膝推開,同時側身抽出雙腿。如果身體夠柔軟者甚至可以將雙腿抽出並用其中一隻腳將對方的腿踢開。
(03)然後派特羅以左腳將雞冠頭的右膝踢開並馬上順勢轉身正面對敵,右腳勾住雞冠頭的左膝後方,右手將己身撐起,左手前伸保護頭部。
(04)當派特羅以右手將己身向前撐起,右腿同時勾住雞冠頭的左腿順勢向後拉去,
(05)接著派特羅以右手扣住雞冠頭的左腳,將雞冠頭的左腳掌夾在腋下,右膝跪下左腳撐起,身體微向後仰,雞冠頭就會額手討饒了。
這是一個弱女子很容易就會遇到的防身姿勢,歐陽大俠常常抱怨因為他習慣壓人,所以每次一被狄師父壓在地上時就完全無法思考。我最近碰巧在電視上看到一段電影片段:飾演柔道師父的楊紫瓊原本想借洪金寶來示範四兩撥千金的柔道技巧,最後被因洪不喜歡被騎而出手反抗,在我看來真是一段差勁的橋段,但歐陽大俠一定看得心有戚戚,原來排斥巴柔的男性是英雄所見略同,怪他不得。
這個動作看似容易,狄師父作起來一氣呵成,然而當我親身經歷時卻又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所以狄師父常說「不一定要得到一定的角度,一切要隨機應變」,活用功夫才是活人該做的事啊。
Apr 25, 2010
套招解招:地板動作之三角固
當雙方體型差異懸殊,有時從防禦位置並無法做出完美的三角絞(Triangle Choke)或是木村固(Kimura)時,三角固(Bolt Lock)似乎成了下一個最好的選擇。
三角固也稱三角緘,屬於一種肩頸絞,也是一個從防禦位置轉守為攻的基本動作,參考 Submissions 101 的 Bolt Lock。
再次強調,就其優點來說,巴西柔術很適合一對一女子防身術的練習,用以對付那些專愛單打獨鬥欺善怕惡喜歡把弱女子拉到陰暗處猥褻的壞男人,而巴西柔術的缺點之一就是不能一個打十個,說到這裡,還是站著打才能以寡敵眾。
這一期運動中心的詠春課已近尾聲,又到和巴柔說掰掰的時候了,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哦。
(01)當派特羅試著要三角絞雞冠頭時,
(02)雞冠頭為了反抗,及時將右手扣住自己的大腿內側,讓自己和派特羅之間的空間加大,以至於派特羅無法三角絞雞冠頭,
(03)於是派特羅馬上以右手將雞冠頭的頭推開,同時身體向另一邊45度移位,
(04)這時派特羅的左腳腳跟盡量貼近雞冠頭的脖子,這樣才能得到較好的位置,
(05)接著右腳扣住左腳,鎖緊,然後用右前臂內側貼住雞冠頭的頭,左手繞過左膝,以S型雙手扣好,
(06)然後雙膝夾緊,雞冠頭就會因為壓迫到頸動脈而擊掌討饒了。
其實網路上也有一些女子示範巴柔的教學影片,無奈一來武術真是男性的天下,愛打愛殺的還是以男性居多,二來女子懷璧其罪,想不引人遐思也還蠻難,尤其在這個世界對女性過份要求之下,面無表情被嫌,表情豐富也被嫌,不但要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還要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真他兄弟姐妹地要求太多了吧。
Apr 22, 2010
套招解招:脫逃(二)木村固
(01)即使雞冠頭得到短暫的喘息機會,並不代表真正安全。真正的安全,是要傷到對方,直到對方擊掌為止,嘿,這就是巴柔精神啊。
(02)於是雞冠頭的頭先靠住派特羅的後背,同時左手將他的後背微微一推,
(03)接著雞冠頭將右肘內縮,右掌從派特羅的身體和自己的身體中間穿出,
(04)右掌一出來馬上收右肘並向前右攤,這時派特羅的右肩就會開始痛了。
當我看到這段脫逃時,驚覺和詠春小念頭裡的膀-->攤簡直相似度100%。如果派特羅是個有經驗的巴柔高手,當雞冠頭縮肘時他應該就會適時抽手。
(05)為了避免派特羅的太快抽手,雞冠頭可以先用手臂將派特羅的右手夾住,同時以右手扣住派特羅的右大腿,
(06)接著雞冠頭的左手上前抓住派特羅的右手腕,
(07)抓好後雞冠頭只要微微後傾,派特羅就會開始擊掌了。
2 o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