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牛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如火如荼,於是得趕快趁美牛未成災之前,趕緊多吃吃牛肉,以求內心的平靜。
話說台北西區實在不算我的地盤,但是為了牛肉麵,我願意跋涉千里(這樣說也許太誇張,不過機車車程超過四十分鐘的地方對我來說都算遠了),而且每次吃到一碗好牛肉麵,都會有一種「好可惜離家真遠下次還想再吃時不知還得等多久」的感慨。
「妙問.台北之西牛肉麵地圖」,記得點擊圖片還可放大至原始尺寸800x800。
首先,永康街上的牛肉麵館何其多,為何會選擇佳客多? 老實說,我對付錢買裝潢是一點興趣也沒有,尤其是這種吃滋味不吃氣氛的老店,更以簡單為優先。
這家位於永康街四巷五號的佳客多牛肉麵,原來也是「臺北牛肉麵名店嚴選」裡的學生族最愛十大好店之一,店裡的價位其實並不十分學生,不過一旦看到那比我的臉還大的小碗牛肉麵時,我就相信這真是學生會愛的牛肉麵店。營業時間為早上十一點到下午二點,下午五點到晚上九點,有事才休。
因為店面小,雖然有些舊,但完全沒有那種又老又大的名店特有的藏污納垢,佳客多的小巧親切,也是它的特色之一。
店內有一小花貓,非常害羞,但見我拿相機猛拍卻又不走遠。
詢問之下才知原來老闆有餵野貓的習慣,難怪害羞小貓不跑。其實有貓就無鼠,希望所有的店家都能明白這個道理,做個善心的愛貓人。美食評薦表說明
Mar 22, 2012
佳客多牛肉麵(綠76)
Mar 19, 2012
妙問台北之東牛肉麵(整理篇)
之前曾用藍色作為我美食地圖上的數字顏色,後來因為圈圈數字只能標到20,所以藍標美食只有二十家,並且我漸漸發現不是每部電腦都能正確地讀出圈圈數字,於是當我換上綠色作為美食地圖的數字顏色後,就取消了圈圈數字這種標記方式。
「妙問.台北之東牛肉麵地圖」,記得點擊圖片還可放大至原始尺寸800x800。
因此早期介紹過的穆記還是藍色,後來的牛肉麵店家則已換為綠色。
(藍14)穆記牛肉麵
(綠70)金春發牛肉麵
(綠71)南港牛丼牛肉麵
(綠72)小陳牛肉麵
(綠73)艾家清真黃牛肉麵館
(綠74)林家牛肉麵
(綠75)內湖牛耳牛肉麵精緻麵館
台北人對於這些標彩色數字的地圖沒什麼感覺,希望這地圖對非北市居民有點幫助,在搞不清楚東南西北之下,至少還有一份手繪地圖呢。
Mar 17, 2012
退休女俠
啊,原來退休女俠指的是英女皇,而且幾乎每句歌詞背後都有深意,真是在地般深奧,難怪紅不到台灣。另外,有的版本寫的是「養尊處優」有的則是「養尊處休」,唉,雖然有人說我講國語有港人口音,我倒希望我真的會講廣東話哩。之前的林夕(本名梁偉文),現在的黃偉文,香港歌壇上的「兩個偉文」,感覺上都是非常深不可測的專業填詞人。也許因為廣東話對我來說,有個隔層紗的美感,對於我這種這麼癡迷迂迴含蓄的人來說,半懂非懂就是人間至美啊。
神奇女俠的退休生活官方MV
除了有趣的歌名,還有開場的迷幻節奏,都很難在台灣歌壇聽到。
雖然這個演唱會版本多以背部示人,但反而展現了歌手不易為觀眾所見的側身,反而有一種雕像般的美感,實屬難得。
謝安琪-神奇女俠的退休生活
填詞:黃偉文
作曲編曲:莊依靜 & Simon Whitfield@音揚人
爆裂 散落 折翼墮下
正跌向對面大廈 就撞爛大廈
而樓下有群男共女
以摺凳菜刀打架 聽不見他
幾秒後滿地是血花
而模糊的受害人 一早猜想到嗎
誰人才終極殺害了他
有病 有毒 市面混濁
氧氣裡正在孕育 極厲害病毒
全城就快齊齊病發
個個照逛街睇戲 不知退縮
於市內某巷夜店中
誰人從粉末藥囊 針筒之中找到
如遊魂魔域那份滿足
可惜我已經退休 一早已養尊處優
坦克再駐守 只可高叫快走快走
不可以插手 青春些會救到亞洲
歐洲與美洲 今天怎強出頭
可惜我已經退休 將這裡轉交你手
即使你錯手 摧毀一切炸出缺口
不可以插手 只可打氣拍手
恭賀人類 生出殺手
就是這樣) 家產給你接收
(總要去的 不要留)
(就是這樣) 蒼生可以退休
(歡送爆開 的氣球)
氣候 變壞 雨大浪大
浸過了購物大道 尚愈鬧愈大
而何時救援還未到
正派往遠方打仗 不可上街
管理層滿是實戰派
誰和誰慘被沒埋 不可多嘴表態
繁榮和安定正在瓦解
可惜我已經退休 一早已養尊處優
坦克再駐守 只可高叫快走快走
不可以插手 青春些會救到亞洲
非洲與澳洲 今天怎強出頭
可惜我已經退休 得一副老骨老手
只可以間中 幫乖仔去買煙買酒
幫新袍餵狗 幫子孫贖了樓
觀望時代 天天變醜
Mar 15, 2012
迷航到侯硐(二)
其實這裡的貓比我家的五虎將還肥,尤其在假日的時候,大部份的貓連看到罐頭都懶得動,反而造成許多污染和浪費。
兩隻從我進村到出村都沒動過的站壁貓,看看牠們腳下有多少飼料。
偶然也會見到幸福滿面被人用湯匙呵護的小貓,但是更多的是滿地沒餵完的鐵罐頭,爬滿螞蟻的貓飼料,我漸漸明白為何當地居民有人覺得反感,甚至遷怒於貓了。
老大在沉思。
背後是懸崖,老大小心啊。
或顧盼自雄。
或孤芳自賞。
再來一個仰之彌高。
期間遇到很多在路邊打盹的貓族,不解貓心的母親大人說「唉其實當貓也很辛苦啊,這麼累了還要出來陪人玩」,唉呀,這麼說就不對了,如果真是臭屁不理人的貓族,其實大可躲到遠遠的屋頂上睡大覺,也沒人吵牠。通常那些睡在遊人必經之地的貓族,大都是想玩想吃想找點事做的貓貓。
臨走時,原來的瞇瞇眼大黃還是在老位置打瞌睡,守門真的很累很辛苦啊。
暫止
Mar 14, 2012
迷航到侯硐(一)
經過一個漫長多雨的冬天後,好不容易遇到一個陽光露臉的天氣,就急呼呼地想往外跑,無奈平日不常自行開車遠遊(遠離台北東區),即使以女腦的標準來說我算是很會認路看地圖的女性,不過一到了「不熟的地方」,再加上台灣的路標基本上是為「認得此路的行路人」所設,迷航果然勢在必行。
之前平日到侯硐,只覺得貓比人多好不熱鬧,這次不小心假日迷航到侯硐,果然再度見識到假日景點的可怕。
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車位,停好車後往貓城走去。還沒到貓城,就有二位門衞在此虎視。
咦,其實一隻是瞇瞇眼,沒虎視。
走不多遠,人潮開始湧現。
好不容易等到大姊(三花一定是大姊?)回眸…
真是會鬧中取靜懂得生活的大姊。
「讓路讓路別煩我…」哇貓大爺走過,天崩地裂啊。
廢墟中的兩貓。
角度剛好。
其實小小的侯硐,像這樣的無人居住的廢棄屋所在多有,尤其廢棄屋裡面充滿垃圾,還好現在天氣較冷,一包包的垃圾像是異形所生的待產卵蠢蠢欲動。不知到了夏天,每城都是爆生的異形卵,這樣的侯硐會是怎樣一個可怖的景像。
而且,不是我愛說,這裡的貓,真的都太肥了。
遇到阿莫失散多年的兄弟,貓比花嬌啊。
未完待續
Mar 13, 2012
宮拳有感(十)完美防身
當初誤入歧途(畢竟本業非此)走進武術世界的原因,不過是第一想防身,第二當運動,第三顧養生,而且當初我心目中所謂的「防身」完全不是暗巷遇歹人的那種防身而只是朋友間打鬧時的那種防身,也就是能在三招內讓對方停止對方就不會再戀戰的那種玩樂自保式防身罷了,一點也不專業。
記得大概一個月以前(反應慢真沒藥救),因部落格的關係,和一位學練詠春的女性相約見面(詳細事發經過),這時我才發現原來「防身」並不是所有學練武術的女性最重要的目的,有時「防身」這個因素在女性習武者眼中,甚至連邊邊也沾不上。
其實所謂「完美的防身」,對我來說,就像武癡老師在角鬥裡提到古代希臘武鬥比賽的觀念(當然古代希臘比賽時應該都是裸體的),也就是以完全制服對方讓對方完全不能動彈為目標。然而,在學練一段時間的詠春後,我愈學愈練,卻愈發現以我的體型和個性,實在很難以詠春的手法達到完美防身的境界。
現在學練武術,從頭開始算起也有一陣子了,對於原本一廂情願的想法(女性習武的終極目的就是防身)總是會有一些因為更接近現實而產生的改變,加上在時間與金錢兩失的情況下,除了自嗨以外,學練武術這些年來,直到現在才漸漸開始想到實用性,應該還不算太遲。
最近開始練習宮拳的手法,所以和同門師兄姐對練的機會增加不少,這時我才真正明白武癡老師選徒甚嚴的原因之一。記得以前我的詠春課堂上有位年輕氣盛孔武有力的溜溜王,為了和他錯開上課的時間,很少遲到的我也變得習慣性晚到。後來他為了增加練習機會,常會出現在夜班的詠春課堂上,每次一出現就搞壞大家情緒,只要有他在,沒人能放鬆(除了體型比他大或個性非常好的人例外)。所以我發現,練習這類強調以柔克剛的柔功時,對練對手的配合也是很重要的,尤其天生體型體力就較小較弱的女性偏偏又是習武場上的弱勢(人數較少),更容易一遇阻力隨即放棄。因此在初期階段,也只有個性溫和的男性才會放下身段禮讓女性,也才會讓女性願意繼續學習。就像武癡老師所言:
宮拳看起來與各家功法同樣追求鬆柔,卻非使用外顯可見的大動作來操作,套路也更為精簡。重點在和老師及同伴們開放的討論中,不斷挖掘自身存在的盲點,同時利用「不施力」的對練方法,尤其是在互相禮讓的對手中,特別能學會以「不施力應付力量」的手法,兩者相輔相成逐步達到完全的無力,再因為身體的使用效率變好而生出力量。(我說宮拳)。而武癡老師這裡提到的宮拳,也就是我所謂的任流宮拳。
原來,運動中心開不成班,焉知非福哉。
和坊間的武術比起來,宮拳算是較為陰柔的女人拳,因此很多女性與生俱來的「本領」,遇到任流宮拳練習法,更顯如魚得水相得益彰。阻力減少功力增加,天底下有此等好事,就算被人說難養也無所謂啦。
Mar 12, 2012
迷航到木柵(二)逢玉冰菓店
吃完出乎意料的滿意的越南大食館後,家兄念茲在茲的逢玉冰菓店居然也開門了。
這家位於保儀路78號的冰店,其實就在集應廟的樓下。它的營業時間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從下午一點半到晚上十二點,之前沒開鐵門倒也不是在偷懶。
這年頭這樣手寫的招牌已很少見了,我特別喜歡它那挑高特高的天花板和藍天白雲的壁紙。記得那天外面的氣溫高達28度,但在踏進逢玉的那一刻,馬上燥熱全消,連冰都還沒開始吃,電風扇也還沒開呢。
因為是平日的下午,剛開門營業的逢玉還沒有顧客上門,家兄說,逢玉雖不是排隊名店,但晚上來的時候想吃碗冰也是要等一下的。老板娘看我和家兄隨手到處拍照,還以為我們是觀光客(這次可不是我口音的問題了)哩。在得知我們原來也是木柵人時,老板娘非常平易近人地坐下來和我們聊起了木柵的歷史。由於小時候人比較小又比較窮(又沒在賺)對於住家附近的商家是一點概念也沒有,印象中只有家前原來的一條小河早已填成馬路。反倒是自稱路癡的母親大人對每一家老店都如數家珍。其實經過這幾年,木柵的變化不是很大,原本的老店老藥局還在老地方,而逢玉冰菓店搬到保儀路上也已有三十多年(不過它可是家快六十年的老店哦),變化真的不大。
也好久不見這種鋼鐵輪的刨冰機了。
逢玉的冰品份量比一般冰店的少些,但價錢則更為實惠,我覺得這樣份量的冰品剛剛好,不像坊間有些冰店為了讓客人覺得物超所值,常會超量超價,到頭來浪費了原料傷害了腸胃更消瘦了錢包,三不值。今天我點了一個簡單的布丁牛奶冰,逢玉的糖水有一種自然的香氣,當老板娘看到我對著一堆看似只有清冰淋牛奶的刨冰猛對焦時,還有點可惜地說「早知道妳要拍照我就把布丁打在冰上」,真是個合作一百分的好老板娘。
老板娘一時談開懷,開始向我們展示她店內的古董玻璃杯及她那經過設計的可愛名片,果然有老店的氣質。其實我一進門就對她的玻璃杯非常好奇,因為這年頭已看不到這種杯了,就像松德肉圓的粗碗公(兩粒肉圓一起點或是直接點一碗肉羹麵時才可以得到粗碗公的招待),都是讓人手癢但不能動的寶貝。
老板娘謙虛地抱怨著設計師把她家的刨冰機畫變型了,我倒覺得這刨冰機有一種手繪的樸實之感,整個氣氛融為一體,一氣呵成。
看來迷航也可以有收穫,木柵還是很好玩的,下次有空應該多去走走。
暫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