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30, 2012

人物介紹: 積龍拳


就像柳龍拳一樣,積龍拳是人名而非拳名,行文至此,讓我想起龍皇拳,龍皇拳說是拳名但因為其傳人不以真名示人,因此大家也以龍皇拳先生稱之,不知如此一來,龍皇拳算是人名還是拳名。

言歸正傳。積龍拳擅長煙火拳,也就是遇到敵人時所發出八方亂拳,拳如雨下。

試問被雨打到會死嗎? 正常說來是不會,所以被煙火拳打到,正常情況下也不會怎麼樣。

Jan 29, 2012

春節收穫:尤奈斯博

記得小時候,春節期間的台北總是空空空。那時的台北,只剩下無處可去的台北人,台北難得成空城。

曾幾何時,台北的春節開始熱鬧起來,台北終於也成了一個連春節期間也不得閒的城市。於是,春節期間乖乖待家裡和家人團聚,成為身為台北人的我最好的春節活動。修身養性看書寫字(我是認真的),還不忘看看電影台播放的那些我平日絕不會花時間看的電影,就成為宅在家的眾餘興節目。


其實之前就讀完新一代北歐犯罪小說天王(舊一代那位的小說連荷里活都出電影啦),來自挪威,尤奈斯博的「知更鳥的賭注」「復仇女神的懲罰」和「魔鬼的法則」,趁著春節期間除了吃再來讀讀變態殺人魔的偉大事蹟,也是不錯的消遣。

雖然號稱「奧斯陸三部曲」,其實這部以 Harry Hole 為主角的犯罪小說還是個現在進行式,續集還在出,請注意。我當初就是被這奧斯陸三部曲騙到,以為就像拉森的「千禧年三部曲」,真的只有三本。說來拉森本來也是懷有雄心大志要一直寫下去的,可惜力不從心心臟無力。


由於這套大部頭(一本的厚度比樂高小人的單車還要高哩)推出的時間正好是挪威殺人魔的新聞高峰期,對殺人魔小說有著無法抗拒情緒的我,就「又」不小心地淪陷了,慘。讀這類北歐小說最辛苦的地方之一就是人名拗口,尤其尤奈斯博憑著豐富的個人經歷,更是寫出人物錯綜複雜劇情波詭雲譎的繁忙小說。還好本人在下我對記憶人名稍有天份,但一口氣讀完這一套「奧斯陸三部曲」也夠要人命的了。

相對於我們從小被教育「壞希特勒」,挪威身為二次大戰戰敗國之一,因為站在德國的一邊,戰後反而弄得兩面不是人。其實這和在台灣的我們所受的精神分裂式教育十分相似,都是這個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的世界的一種提醒:做人不要太偏執免得自己變白癡。

總的來說在我讀來,尤奈斯博的「奧斯陸三部曲」因為主角「又」是個酒鬼警探(常見的題材),其原創性和驚奇性似乎不如拉森的「千禧年三部曲」裡面那位長像很不主流的怪女孩,所以相比起來,拉森還是稍勝一籌。不過,尤奈斯博以知更鳥的賭注來命名,達到引人好奇的目的,倒是高招。書裡寫道:

每年冬天,百分之九十的知更鳥會往南移棲,只有少數冒著風險留下來。如果遇上溫和的冬天,這些選擇留下來的知更鳥就可以先選好理想的築巢地點。如果牠們賭錯了,就得在寒冬中賠上性命。這個風險成敗參半,就看牠們願不願意賭一把。

對我來說也算動物新知。

Jan 28, 2012

汐萬路上的廢墟(整理篇)

最近我的「汐萬路上的廢墟」點閱率奇高,大概有人轉貼了此文,替我做了免費的宣傳。因為部落格設計的關係,當時連載的「汐萬路上的廢墟」,現在讀來有一種倒敘的感覺,加上轉貼人可能只貼了第一篇,所以只有第一篇暴漲,接下來的幾篇都還是默默無聞,在這裡為了方便閱讀,特別重新整理一遍,也讓自己重溫一下當時的奇幻旅程。

記得當時是在夏天最熱時拜訪此宅,此時在這陰冷潮濕的冬夜回顧,還真有點恍如隔世之感。

套句春節檔期票房冠軍地心冒險2:神祕島

內湖牛耳牛肉麵精緻麵館(綠75)


「妙問.台北之東牛肉麵地圖」,記得點擊圖片還可放大至原始尺寸800x800。過年期間營業時間較特別,小心別撲空。


大家都說內湖沒有好吃的牛肉麵,其實我對內湖不熟,但也好奇內湖到底有沒有好吃的牛肉麵,於是趁著天清氣爽,先來內湖這家著名的牛耳牛肉麵探探。


它的牛肉夠大塊,湯頭也夠濃郁,然而,老闆特選的手工拉麵才是最讓我回味無窮的地方。店內準備好讓人無限暢飲的桂花洛神茶(有冷熱兩種選擇)和餐後甜點雖然是老闆小小的心意,卻很能打動消費者的心,讓消費者留下好印象的第一步。


至於它的服務態度,的確是好到沒話說,我想這一定是老闆有交待的關係,值得記上一筆,算是留給消費者好印象的第二步。

根據我這次的觀察,小陳牛肉麵裡的上班族在十一點一刻就開始現身,牛耳裡的上班族則在十一點三刻左右才陸續出現,是不是代表內湖區的上班族比信義區的上班族認真一些? 不得而知,不過主管級(或是貌似主管級腦滿出來的上班一族)飯後一根菸自以為神仙的行為倒和我在牛丼前看到的如出一轍。


話說牛耳旁邊巷子裡有家六姊刨冰,攤車下有隻美麗小黃。


慢慢靠近中,慢慢靠近中。


果然很有大將之風,完全不躲不閃的美麗小黃,一定是隻有人愛的小貓啦。其實我覺得所有飲食業的老闆,都該養隻貓來顧店,有鎮店之貓的店家,真的讓人很放心呢。

美食評薦表說明

Jan 27, 2012

林家牛肉麵(綠74)


「妙問.台北之東牛肉麵地圖」,記得點擊圖片還可放大至原始尺寸800x800。過年期間營業時間較特別,小心別撲空。


這家位於吳興街281巷9號的林家牛肉麵乍看之下是絕對地不起眼,但只要提到「林東芳之父」,愛吃牛肉麵的人可能就會回神。話說當年林父以其子之名開創了林東芳,後來不知為何自己回到吳興街這裡開了一家林家牛肉麵。營業時間是早上十一點到晚上十點。


這招牌設計的真好,看到招牌上的眼鏡就想到林伯伯,想來林伯伯的度數應該有上千度吧。


看牆上這貼貼補補的菜單,林家牛肉麵從創店到現在,應該也漲過不少次了吧。


衝著哥哥以「我所吃過最好吃的牛肉麵」來形容的林東芳牛肉麵,前陣子終於跑去試了一試,發現我實在不太習慣在人擠人的環境下解決一餐,何況林東芳對我來說實在有點貴,吃完一碗小碗的牛肉麵後,肚子裡卻仍覺得很空虛,也許是來不及點小菜就被跑堂嚇到走人所以才有沒吃飽的感覺,後來又去吃了一個起司蛋糕,這樣一餐才算完美完成。

林家牛肉麵和林東芳牛肉麵一樣,也是沒什麼裝潢,雖然從巷口走出來時就可以聞到濃濃的中藥味,但牛肉麵本身的中藥味反而沒那麼重,比林東芳的味道要淡一些些。份量大一些,價錢少一些。

由於已過吃飯時間,人潮也漸漸退去,,不時仍有一些進來只買滷味的客人,切了一大包帶走。當我開始大口吃麵時,據說就是林伯伯本人的老闆也坐在我前面,和我吃著一樣的牛肉麵。通常老闆這樣的行為會讓媽媽安心,認為老闆自己都敢吃可見其料理沒問題之類的潛意識,不過我是聽到廚房後方傳來喵喵聲才會有點安全感,果然被害妄想症是其來有自事出有因。

美食評薦表說明

Jan 26, 2012

艾家清真黃牛肉麵館(綠73)


「妙問.台北之東牛肉麵地圖」,記得點擊圖片還可放大至原始尺寸800x800。過年期間營業時間較特別,小心別看了嘴饞按圖索驥卻撲空。


這家位於忠孝東路四段223巷41號的牛肉麵館算是老店了,小時候混東區時常看到這家的招牌,不過,因為當時年紀小不知牛肉很重要,所以從沒停下腳步入內享用。聽說他的清燉牛肉麵非常好吃,這次算是慕名而來。據說回族殺生之前,都有一套特別的儀式,因此回族的食客只能在回族的餐廳用餐,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這陣子吃了很多牛肉,凝結了很多屍毒聚集了很多怨念在一身的我,這次來到回族的地盤上,也心理作用地稍解業障,然後才可以重新出發呢。


誘人的小菜,陣仗很驚人,也是一家必須自備餐具不然就得忍受免洗筷和塑膠匙的老店


艾家的招牌爺爺,戴著一頂回回帽,我的衣櫥裡也有一頂同樣的小帽,不過我真不是回族人士。


艾家的價位雖然有點高,不過味道也十分特別,算是值回票價。說起來他家的麵條的確是一絕,卷卷微厚,咬起來很有質感。

我想,網路上說艾家清真黃牛肉麵多好吃的非常多,講解艾家的麵條如何製作的也不少,無庸贅言,不過這次來艾家吃清燉牛肉麵,倒是遇到一件很特別的事:坐在我對面的四個人,看來是一家子吧,一父一母一個約國三的姊姊和一個約小二的弟弟,一家四口點了兩碗麵(父親似乎已經吃過了),兩碗麵一端來,姊姊就開始吃自己的麵,母親則忙著把她的那碗麵分為兩小碗,接著,父親就開始用筷子把麵夾到湯匙上,再把裝好麵條的湯匙放在弟弟的面前。從四人的互動上看來,四人有說有笑,弟弟絕對沒有任何情感表達上的異常,也沒有生理上的不適,這樣讓父母服侍,應該就只有單純的不會用筷子一個原因吧。記得在上海的振鼎雞也曾看過類似的情況:一對父母帶著一位比我還高的弟弟去吃麵,當服務員將免洗筷放在他們桌上時,父母很自然地就自顧自地將自己的免洗筷拆開,卻發現弟弟對以薄薄塑膠袋封起來的免洗筷束手無策,拿起來虛晃兩招還是拆不開後,居然就地哭鬧起來,嚇得一旁的父親連忙把弟弟的免洗筷搶來拆好再把筷子遞給弟弟。現在的父母養小孩實在太用心,想當年在我家餐桌上,筷子拿的不好(不光是不會拿)是會被罵的。

美食評薦表說明

Jan 25, 2012

小陳牛肉麵(綠72)


「妙問.台北之東牛肉麵地圖」,記得點擊圖片還可放大至原始尺寸800x800。過年期間營業時間較特別,小心別看了嘴饞按圖索驥卻撲空。


常會不經意地發現巷弄美食呢,是不是騎車時太不專心的原因呢?

前陣子晃到虎林街的巷子裡,那時大概才上午十一點四十分吧,就看到這家位於虎林街143號對面毫不起眼的牛肉麵老店,裡面已經坐滿了看似上班族的客人,而外面也排了四五個客人。其實這一區的牛肉麵不下五家(也許更多),但為何這家小陳如此可怕,連上班族都可以提前跑出來吃,可見其不同凡響。因為不愛排隊(不表示我愛插隊啦,只是看到人龍就不想排進去),於是決定明日早點來報到,反正離我家近,我就不信我拼不過上班族呢。


記得自備餐具,否則就得用免洗筷和塑膠匙啦。

翌日上午十一點剛到,我就在小陳的門口現身,居然裡面已經坐了兩位阿伯,真是眼明手快的阿伯啊。小陳賣的是紅燒牛肉麵,味道頗重,難怪熟客多會提醒老闆「不加味精」,於是我也有樣學樣。小碗的牛肉麵都快吃不下了,不知大碗的到底有多大? 大約在十一點十五分左右,一些看似飢腸轆轆的上班族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排起隊來,這時的上班族大都以外帶居多。我對面的阿伯本來點了一碗大的牛肉麵,老闆大概是太慌亂所以一時下錯,來了一碗小的,阿伯也不計較,還是一端來就開始吃(不燙咩? 我可是等了三分鐘才開動哩),後來老闆回過神來,居然主動拿麵條來加在阿伯的碗裡,並且直說「算小碗的就好算小碗的就好,怕你小碗吃不飽」,老店多的那一味果然就是人情味。

小陳的牛肉麵料多實在,尤其他那牛肉塊的厚度,真的會讓很多高價牛肉麵的老闆汗顏(如果他們有心)。雖說上面浮了一層油,吃下肚時倒沒有特別油膩的感覺,一碗小碗撐了一下午,也算實惠。


我在十一點剛到時,他家的滷味才陸續端出,燙到冒煙,也是讓人垂涎三尺,可惜我一個人也吃不了,也許下次可以外帶回家當下酒小菜,備酒去,嘿嘿。

美食評薦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