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 15, 2011

套招解招:鞠躬車輪手

之前狄師父常提到的遠距攻擊法,也就是當對方距離自己太遠自己卻又很想攻擊時,就必須以腿部的攻擊為主,如果距離位置完美時也可以得到以下的結果,但切記其可遇不可求之機率。

感謝許叮噹在寒冷的情人節夜晚帶來一盒甜甜的巧克力與大家分享,我想應該是太好吃所以狄師父吃了一條還想更吃第二條吧,當一位男同學剛從盒裡拿了一條巧克力後,狄師父就把他的那條巧克力拿過來並開玩笑說「她(指許叮噹)一定是每一條巧克力都親過再放回盒裡」接著並真的在那條巧克力的背後親了一下然後再還給那位男同學。只見男同學面有難色地看著狄師父親過的巧克力不知如何是好,僵持了大概三秒,狄師父於是說「這條還是給我你再拿一條好了」並且很快地從許叮噹的巧克力盒裡再拿了一條巧克力給那位男同學同時把剛剛他親過的巧克力拿回來,這時大家全都笑得不可開交,讓寒冷的夜晚顯得稍稍溫暖了一些。



(01)當一把刀一拳揮來,雞冠頭一把接住(其接手方法已講過N遍在此不再重覆),

(02)當雞冠頭距離一把刀太遠卻又想先發制人時,先以雙手將一把刀下拉,同時起右腳向一把刀的前腳(在此為右腳)膝蓋蹬去。

(03)接著順勢下踩同時將一把刀的右臂拉到自己(雞冠頭)的腰部。這裡的關鍵在於「黐腿」,也就是順著對方的腿黏住滑下,同時膝蓋壓住對方的小腿肚再內轉,讓對方呈現膝蓋撞地,小腿卻翹起的窘態,非常可遇不可求的一招,不過倒常在狄師父的示範裡見到,除了狄師父會黐腿,對方的僵硬和用力也是必備條件。


(04)然後雞冠頭的右膝以二字拑羊馬的角度向內壓下,同時雞冠頭轉身彎腰以鞠躬車輪手向一把刀的右腳踝抓去。

在鳥叔叔這篇詠春高階的文章裡,前四張照片中隱約可以看出狄師父是用何種角度壓制對方的腿和膝蓋。

(05)換個角度來看,當雞冠頭彎腰以雙手抓住一把刀的右腳踝再以鞠躬車輪手的方式抬起雙手回到原點,一把刀的左腿就會應聲而斷。

(06)雖然狄師父實境示範時並沒確實做到位(做到的話有人就倒楣了),不過在這裡雞冠頭還是可以示範一下真正的鞠躬車輪手拉上來後大概會成什麼情況,當然雞冠頭的拑羊馬還是要夾好再沉氣提手,一把刀應該會先膝蓋分筋再大腿骨折吧。

誰叫一把刀這麼討人厭呢?

未完待續

Feb 14, 2011

虎媽思想

原來受權威教育長大的最終還是嚮往自由心志。

原來虎媽也歧視華裔男性。

Feb 13, 2011

套招解招:攔攤化肩固

開始只是因為我這個和張眉妹練習時變成相對大支,所以出現的「一手横跨抓住對方肩頭」,所謂「大對小」的標準動作,連續發生了三次,還處於詠春學習第一期的張眉妹開始有感,旁觀的狄師父也覺得不對,就跑來開始他詠春開始巴柔結束的「詠柔派」解招法。


(01)當雞冠頭以右攤欲問三鞭的左手,卻被三鞭仗體型優勢,將左手由內門横跨去抓雞冠頭的左肩,雞冠頭的右攤也因為被架開而變形,接著三鞭又以右手抓他雞冠頭的右手,讓雞冠頭一時間動彈不得。

(02)於是雞冠頭變形的右手以肘底力開始,先化為攔手進馬微撞一下三鞭接著再從攔化攤,將三鞭的左手向下夾起(因動作太過細微附圖先跳過,僅以文字表示),並以右攤抵住三鞭的左肩,這時三鞭會因為左手被擒重心不穩而微微前傾,

(03)換個角度來看:接著雞冠頭轉馬轉向左後,右攤順著同步下壓,左手後拉扣住三鞭的左手,當三鞭的左手被拉直,三鞭不得不順勢跟著雞冠頭的角度一直前傾下去,


(04)然後雞冠頭馬上抬起右腿並從三鞭的左肩頭跨過,向左方壓去。

然而,當我對著張三練習這招時,因為雙方體型肌力相差太多,柔軟度還夠的我一旦將右腿跨上張三的肩頭時,基本上就像騎在一頭小牛身上一樣,於是狄師父告訴我,我的右腳應該向著我的左方壓去而不是向著前方,尤其當對方身壯如牛時,唯有從他最弱的地方下手,方有成功的希望。

(05)這時三鞭因為無法逆勢所以只好順勢落地,接著雞冠頭再將左腿前跨,左手將三鞭的左手手肘朝天再前壓,同時右手伏住三鞭的後腰,以防他前滾翻脫逃。

(06)一旦雞冠頭做出 Figure-Four 形成肩固(Omoplata),以雙腿將三鞭的左手夾緊,並把三鞭的左肘抵在肚子上,接著慢慢抬臀,三鞭很快就得和地面擊掌了。

這個招式,對於小支來說,除了動作要熟練,柔軟度要好,感覺要敏銳,更要心夠狠,才有辦法完成這招詠柔派絕技。

暫止

Feb 12, 2011

習詠春有感(214)止戈興仁篇

幸或不幸,張眉妹是這期日班詠春唯一的新生,也是目前看來,班上最小支的一位女性。幸運的地方在於班上每一個同學都可以將己身的經驗告訴她所以她不用再走冤枉路,不幸的地方則是她沒有一位同階初學的同學一起學習,在狄師父的班上,有時難免被跳級教學,加上遇到我這個不愛練基本功的舊生,有時連我都覺得她難免基本練習不足。

上次上課時我和張眉妹一起複習問手的方法及遠距踢法練習,由於張眉妹連雙黐手都不太熟練,於是在複習完遠距踢法後,我開始帶她雙黐起來。和張眉妹比起來我竟成了體型優勢者,於是連續幾招都在「我右手横跨抓她右肩並格住她左手同時我左手將她左手抓住」的大支對小支基本招之處卡住。卡了幾次之後狄師父果然又看不下去,跑過來教張眉妹如何破解我這種吃定小支的怪招。


雞冠頭:以前派特羅示範過的肩固,這裡雙腿形成的角度即狄師父常說的 Figure-Four,也就是將雙腿擺成阿拉伯數字 4 的形狀。

不過狄師父從一開始示範就走偏了因為完全不是詠春的解法(真的不是我的錯),從攔攤化肩固,也許今天他正值巴柔興致(BJJ Mood)吧。他說一旦將對方擒拿屈身向前後,當自己柔軟度夠高的時候,就可以跨腳(將自己的腳跨到對方的肩上)坐下並 Figure-Four 地開始肩固。一般 Figure-Four 是用雙手,而狄師父這裡則是用雙腿。和張眉妹玩巴柔(其實僅是我被她肩固的動作),我才發現原來體型差異可以造成這麼大的差別(在這個案例我可是屬於優勢的大支哦),大肌可以這麼輕易地就以體型優勢制服小支,所以小支實在別再逞強用蠻力,因為真的無濟於事呢。

狄師父一直強調使用寢技是需要一定程度的肌力,不然就要有一雙長腿,可以用雙腿代替雙手做出三角絞一類的擒拿,不過就算雙腿長如狄師父,對過於強壯的對手做三角絞,其結果可能就會像柔道家吉田彥秀 vs 格雷西柔術家 Royce Gracie 在6:56時,直接被對方抓起往地面上撞,試想如果在平常地面小支怎能經得起這一撞? 其實像我這般雙手沒力雙腿又短的女性,最好學會幾招脫逃術,也算對得起自己,不知柔軟度超強是否可彌補爆發力不足的事實呢? 至於把對方拖到地上再慢慢折磨,實在不太適合我。不過用這樣的寢技來對付如溜溜王般如野獸不服輸愛生氣卻從沒受過寢技訓練的人卻是剛剛好,陳班長一個簡易的十字固三角絞(三角絞也許沒那麼容易)就可讓這樣的野獸男完全靜止下來,絕對不會出現像詠春黐手時的那種練習模式-->互打-->生氣-->用力-->再互打-->更生氣-->更用力-->撕破臉-->出口漫罵永無止境的情況發生,而且頭一次,頭一次當溜溜王被對方打到後,我在溜溜王的臉上,看到了笑容。

Feb 11, 2011

習詠春有感(213)新把戲篇

繼上次狄師父講解他版本的後勒,他認為光有完美的後勒是不夠的,還要加上控制對方的下盤(也就是雙腿),尤其是較為強壯又經過寢技訓練的對手在被後勒之餘,一定會想辦法起身並繞到自己的身後,所以一開始除了雙手勒頸,雙腿絕不能閒著,一定要用雙腿控制好對手的雙腿。

然而,常見的腿勾腿錯誤即是,一般感覺上,當取方(勒人者)的雙腿從後扣住受方(被勒者)的雙腿時,會有一種想讓雙腿互相勾住才會更緊的錯覺,其實事實上,如果受方受過柔術的訓練,他可以很輕易地以自己的腿扣住取方互勾的腳掌接著後倒,就成了一個腳踝固。不過凡事都有例外,當腳掌小如我者,就算雙腳掌互扣,連腿長跨鬆的狄師父也無法對我做出腳踝固,原因就在我的腳掌太小太靠近他的身體,反而難以反制。同理可證,當狄師父想以手臂夾住我的手掌並反折擒拿時,也會因為我的手掌太小,和那些大手粗臂比起來比較容易逃脫,只要狄師父稍有遲疑或角度有誤,我那小小的手掌很容易就可以翻掌鑽出,所以小手小腳雖然不容易成功地擒拿他人,卻也不易被成功地擒拿,尤其只要自身敏感度夠高,小手小腳不見得比長手長腳容易被折。

董空手常用「泥鰍手」來形容我的黐手,聽說鳥叔叔則是用「蝴蝶手」形容(什麼意思啊? 是輕飄飄飛來飛去的意思嗎?),不管是什麼手,當王表弟不知又被誰洗腦後再來和我黐手時,就搖頭猛歎說「怎麼這招用在妳身上沒用啊?」嘿嘿,原因之一是他沒有用力亂打啊。其實只要是遵從黐手的規則和我黐手者,基本上都佔不了什麼便宜,倒是對於那些猛力亂打或是強力比快的莽漢們,我只有嘆氣的份。


話說年前最後一堂課,狄師父又示範了幾招腳擒拿,並明確點出套路標指衝拳前的那招,也就是鞠躬車輪手的用法。啊,我一直以為鞠躬車輪手低身下探並擺動肩膀的動作只是為了放鬆哩,原來鞠躬車輪手還有拉腳上提的作用哦,嗯,有意思。

之前提到的遠距攻擊法,也就是當對方距離自己太遠時,可以先扣住對方的手再或左腿或右腿攻擊。但是這次以鞠躬車輪手結束的招式則是,有時在某些角度,當同樣內側的腿(如果以此圖說明,就是雞冠頭的左腿和一把刀的右腿)靠的較近時,就可以黐腿再斷腿了,容後再報。

voicexml

Feb 10, 2011

有練過:詠春篇


0:01 阿莫:開始錄了嗎? 搏命演出了哦。
0:39 阿莫:喵嗚~~
0:43 阿兇:嗚~~
1:29 阿兇:嘶嘶嘶~~~

Feb 9, 2011

套招解招:交义攤手

套招解招夾肘前攤三裡我曾經跳招擒拿潘阿Sir,畫得很高興看得更得意卻有人看不懂,唉呀,既然過年閒閒沒學新招就來回鍋一下複雜的舊招吧。狄師父常說這招交义攤手的用法是他的原創,記得廣州小吳第一次看到時也覺得神奇,我想,和西方人學中國功夫的好處之一大概就是受西方教育長大的西方人思想較靈活較無一堆傳統的約束,所以有時反而能變出一些好玩的新招,過年時我還大聲嘲笑朋友的麻將是和美國人學來的,其實這和我的詠春是和加拿大人學來的又有什麼兩樣呢? 又有什麼不好呢? 人啊,傳出去的東西才懂得珍惜嘛。


不知為何格放動畫檔動不了了呢? feb192012

所以當(01)派特羅以右手抓住雞冠頭的左肩時,(02)雞冠頭順勢退後(來留),這時派特羅會下意識想將右手收回,(03)雞冠頭的左攤自然變成低膀(去送),當派特羅的右手收回時會馬上以左勾拳攻擊,(04)這時雞冠頭的低膀順勢回防,其實這時以雞冠頭的體型即可先打派特羅的下巴,不過如果想以更省力的方法制服派特羅,最好就是順勢而為順著派特羅的拳勢變化。(05)接著雞冠頭轉馬,左攤扣住派特羅的左臂回拉, 右攤抵住派特羅的左肩前推,(06)然雞冠頭將重心移到右腳左攤繼續回拉右攤繼續前推,(07)雞冠頭以右腳為圓心將派特羅順勢甩出,當然,巴柔弟派特羅雖被擒拿至跌倒,但他的右手也已做出護身,鹿死誰手還未知數。狄師父曾以開玩笑的口吻解釋為何巴柔習者喜歡跑到地板做寢技:「因為他們不知如何好好站定」,當然狄師父說這話的原意只是為了說明二字拑羊馬的好處,但也說明把學過柔術的人弄到跌倒時,不一定代表對方已經失敗,而是另一種殘酷遊戲的開始啊。

乍看之下,從(01)到(02)雞冠頭頗有一種月球漫步的馬步呢,視覺暫留真好玩。

我想之前之所以有跳格之嫌就是沒把我視為理所當然的「攤手化膀手」再「還原為攤手」解釋清楚。近日發現大部分的猛男都不屑/不做這招,因此黐手時雖不至於被我打到,倒常被我拉來拉去,問題都是出在這招使不輪轉之故。狄師父常輕飄飄地攤膀互換,這也是他長長的手高深莫測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