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遇見的都是躲貓貓…
黃餑餑還是很怕人,媽媽教的吧。
眼睛雖然擋住了,還是可以感受到貓科動物的眼神的那種銳利。
以為一條尾巴別人就看不見了嗎? 小貓才會做這種事吧,成貓通常是直直瞪到心坎裡,直到人類不知死活地走得太近時,才會煙般快閃或直接攻擊。
就是像這樣的眼神。我都叫她虎姑婆,她在我們社區也流浪一段時日了,我和愛心媽媽常想把社區裡的母貓們抓去結紮,可是這些母貓們真的是成精了,要抓到她們真的比登天還難。
基本上是我走到哪兒,虎姑婆的眼睛就會跟到哪兒,在我沒離開她的視線前她是絕不會低頭吃東西的。
Sep 8, 2008
今天遇見幾隻貓(06)
微笑單車九月九
收復街道聯盟在明天也就是九月九日,有個「九月九日站出來,不要流淚到淡水」的活動,歡迎共襄盛舉。
時間:九月九日上午九時 ( 咦,這不是上班時間嗎? )
地點:監察院旁人行道集結、出發,九點半到行政院門前抗議。
微笑單車九月九詳細資料在此
台北的收復街道聯盟,通常會在每個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五的晚上舉辦一個收復街道的活動。說來慚愧,好像已經辦蠻久了,可是我卻從來沒參加過… 我的藉口當然就是它的集合地點 (台大校門口) 離我家太遠,如果我騎著單車過去,可能在路上就會遇害身亡了,台北市的交通真的單車不宜啊,我高度崇拜那些天天騎單車滿街跑的勇士們。而且台北市是非常 Bike-unfriendly 單車不友善之都,公車不能上,捷運限制多,機車太多,空氣太差,公車司機太惡劣,小黃司機太鴨霸… 啊啊啊,所以至今還沒和大家一起收復道路過,真慘。
最近正在讀的一本書「NO LOGO」,最後一章小小地提到收復街道聯盟的緣起,等我全書讀完後再來報告。很高興台灣現在也開始正視這樣的問題,希望在台北的單車族,不是只有隱形車道,會移動的自行車道,最好能有一條專屬單車車道,就像北市的公車一樣。也希望大家會騎單車,愛騎單車之餘,也要愛護單車,別讓單車的剎車聲讓人錯愕 ( 哈哈哈有押韻的咧 ),不要像緩騎族般讓愛車天天尖叫,時時哭泣。
「我要生活單車道」連署書
詠春問手(一)
Sep 7, 2008
牛頭牌撻米鞋
最新消息:已於台南街頭買到撻米小黃。
詠春課堂上,一位新生老伯穿著一雙忍者鞋來上課。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台製的忍者鞋,早期都叫撻米鞋 (日文音為TABI),工礦鞋,以前都是人力車車伕在穿,因其抓地力特強。像我生在城裡的這一輩,應該很少人看過吧。
我對於任何標新立異、低調搞怪的事一向特別積極,尤其這抓力地強這項功能,很適合推手用 ( 這樣腳就可以像黏在地上一樣了,哇哈哈…) 於是開始了我的網站之旅。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給我找到了,原來是牛頭牌出品的:
牛頭牌復古系列之旅-撻米小黑
網頁易找,實體商店難尋。好不容易看到一家有賣,老板一直說:「妳穿太大啦妳穿太大啦」… 如果人家這麼不想賺我的錢,我也不好勉強人家。又聽說饒河街附近買得到,那附近有一排專賣這種工作鞋的店。到了那裡,看到第一家我劈頭就問:「請問有賣TABI嗎?」這老板居然笑了,也許我看起來不像TABI愛用者,也許從我口中冒出TABI這兩個音很奇怪,總之,這老板的態度才是對的咩,「顧客永遠是對的」。他笑著說:「我沒有,這一排最後一家才有。」看看,還介紹顧客到別家哩,真是讓人感到台灣社會還是很溫暖的。明明我就可以穿,第一家鞋店的老板實在是哦…
據牛頭牌官網所言,這鞋已有五十年歷史了哦。當年還是中日技術合作下的成果 。包裝還保存著當年的古樸樣式,小小的紙鞋盒,節省空間的觀念倒很符合台灣地狹人稠的限制。
鞋子是用塑膠袋包著的,袋上除了有手繪的撻米鞋,還有一行「穿後請批評」的字樣,現在還有誰在乎消費者怎麼想了呢?
言歸正傳,除了它那類似人字拖的兩趾鞋樣十分搶眼,還有就是它那勾扣的鞋扣,真是可愛極了 (好吧,我承認我有異於常人的審美觀),而且每個鞋扣上都印有「牛頭牌」三個字,這真是愛用國貨者的最大滿足。
其實我也很喜歡撻米小黃,只是到目前為止,我都還沒找到賣小黃的實體店家,也許西區有得買的可能性比較大吧。
希望這家100% 台灣製造的品牌可以持續下去,不要被那些「只要品牌,不要產品」(註①) 的國際公司打倒。只是有個小小的建議給牛頭牌,希望它能維持原有的那個三條飛槓的商標,而不要用那怪里怪氣的大寫N,因為看起來實在像是做壞了的新平衡NB運動鞋。
改天穿去推手,看看師兄們會不會說我有黏在地上的感覺吧。
Sep 6, 2008
漫談太極推手
「推手」的「推」容易讓人誤解,以為用蠻力就可勝過一切,因此嚴謹的說法應稱「揉手」。不過約定俗成,以下還是稱為推手,以免講揉手講了半天,大家還不知道就是在講推手。
欲練推手,必須先練搭手,其實搭手就是聽勁。當自己不用力時,才能更靈敏地感覺到對方的力。然而,太極是講究陰陽虛實的,雖說是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但是靜並不是完全靜止,柔也不是完全柔軟,一切事物沒有絕對,都在變化,意在敵進我退,敵退我進中進行。退並不代表落敗,而是虛實陰陽的變化。當對方力盡的時候,也就是我方趁勝反應的時候。
和詠春過手比較起來,太極推手並不需要打到你死我活 (或許過手打成那樣也是一種錯誤?),不過是一種訓練的過程。感覺上似乎溫和許多,可惜因為愛用蠻力的人真的太多 (或者說會用巧力的人真的太少?),讓這門古老的中國拳技變成鬥牛競賽。當二仁和三鞭相推時,就完全沒有虛實陰陽之分,只是單純的蠻力對抗。
所以我稱錯誤的推手為「鬥牛」,而錯誤的過手就是「鬥熊」了。
Sep 5, 2008
再訪阿嬤的米粉湯⑩
便宜又大碗的阿嬤的米粉湯,是經濟不景氣時最好的選擇之一。天熱、環保及健康因素,通常我是能少吃肉就少吃肉。之前阿嬤家的素菜只有油豆腐一種,未免乏善可陳。這次發現她們又多了一道素小菜:筊白筍。當然嗜肉者在此一定如魚得水,滿牆的小菜菜單幾乎都是肉類,種類又多又便宜。
她們的米粉湯算大碗的了,這樣一餐吃下來,人飽了,荷包也不會失血,何樂不為哩?
記得隨身帶著自己心愛的環保筷哦,免洗筷實在又髒又醜又不環保。
更詳細的介紹:
首探阿嬤的米粉湯⑩
後記:如果沒空點出去看免洗筷有多可怕,這裡節錄最後一段,以資警惕。
往後的考古人員再來考據我們這一代時,便不會讓免洗衛生筷占盡風頭。不然,當考古人員最後琅琅下結論:「二十一世紀台灣人用的免洗筷子,是歷代中國人用過最差的筷子,並對地球環境造成嚴重殺傷力。」中國筷子風光萬年,而敗於一朝,豈是當代我們可擔待得起。
香港女子詠春入門
在香港,有女性詠春師傅開課,並且只教女性學生!!! 哇哇哇,好羨摹哦! 如果有機會,真想去體驗一下她的詠春課。
倒不是因為在台北詠春課堂上遇到的男性太強太猛,和他們過手我永遠沒勝算,所以只好去找比我更弱更柔的同性來過手,這樣我才可以勝券在握,咳… 不是哦,而是我真的很好奇這樣一個被男性愈打愈激動的拳法讓女性來教,而且學生也全都是女性的時候,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況呢?
幫她打打廣告,希望有更多的女性對詠春有興趣,學習詠春。也順便提醒我自己,香港有這樣一個詠春課,下次去香港的時候,記得要去看看。
時間:星期二下午七時至九時正
地點:九龍荔枝角道99-101號應如大廈13樓B座
教練:方雪莉
對象:十二歲或以上之女性、沒有不良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