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 30, 2009

觀 Match Point 有感

這是 Woody Allen 倫敦三部曲之首, Match Point (台譯:愛情決勝點) 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好人成不了大事,好運決定一切。也許不是一個好的教材電影但故事本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演員們的賣力演出更讓這部電影的可看性提高。

一向對 Woody Allen 沒有好感,從來就不怎麼欣賞他那有點胡言亂語胡說八道異想天開天馬行空的風格,尤其是當他出現在自己電影裡時所扮演的角色更令我厭煩。雖然我對伍式風格不那麼熟悉,但在這部空間抽離(伍式不在紐約?)音樂迥異(伍式不用爵士?)的電影裡,似乎完全感覺不出是出自大導大編 Woody Allen 之手(又或我對他的風格真的不熟)。除了近年隨處可見的嘲諷幽默,大牌(至少都是熟面孔) 雲集才會讓我隱隱懷疑,到底是哪個導演如此有魅力能集合這麼多的好演員於一室。


有時看這種大師的作品會有種感覺,就像畫人體素描的時候,只要哪根筋哪塊肌肉畫錯了,那個錯處會很明顯地跳出來,讓觀者一下就看到。但是如果一個中規中矩完全正確的人體素描放在眼前,觀者反而看不出好在哪裡,原因在對於習以為常平順自然的東西,較難看出好壞,殊不知有時這樣的平淡無奇平甫鋪直敘反而是不容易做到的。 Match Point 就給我這種感覺,隱隱覺得它蠻好(雖然電影後段有點無聊到讓我想快轉跳過去,不過還是忍住了),卻一時說不出好在哪裡。

因為本片背景在倫敦,總不能找一批美國演員來假裝倫敦上流社會吧? 說起來,台灣人似乎對英國演員比較不那麼熟悉。不過在一群英國演員之間還是有個導演最愛的同鄉:Scarlett Johansson 。從 Lost in Translation 開始我就對 Scarlett Johansson 沒什麼感覺,不知為何她總讓大導青眼有加,也許和大導的老年危機有關。Jonathan Rhys Meyers 飾演那個愛爾蘭來的窮小子,這個角色倒深得我心,他眼神裡帶有淡淡的邪氣卻又清臞秀氣,把 Velvet Goldmine 裡那股特異獨行驚世駭俗的搖滾巨星氣質,順利轉化為陰鬱深沉卻又慾求不滿的平民百姓。飾演有錢人家大小姐的 Emily Mortimer 也是一位實力派英國演員,在 Lovely and Amazing 那個愛流浪狗愛到傷害自己的女演員令人印象深刻。至於高大英俊的公子哥兒 Matthew Goode ,完全沒有 Imagine Me & You 女友拋棄他奔向另一個女人裡的楚楚可憐。當然還有 Trainspotting 的 Ewen Bremner 也是個比較熟悉的英國面孔,雖然他的蘇格蘭腔讓人不知所措好一陣子。

說到猜火車 Trainspotting ,應該是我的第一部毒蟲電影吧。啊,美麗純真的年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