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 16, 2012

蘇孝慈墓誌銘

魏碑因其字體肅穆莊嚴,所以常用於碑碣墓誌,對於學習書法的入門者來說,更是一種容易學很難精的入手字體之一。話說這蘇孝慈墓誌銘,由於我手中的版本非常清晰典雅,對於平常看不慣斑剝缺角的陰文碑碣的我,實在是一大福音。有人說此碑未留下書丹人刻石者之名,也有人蘇孝慈墓誌銘出自隋代書家丁道護之手。其實我對考據骨董是一點興趣也沒,臨帖於我,除了明白方寸間的關係(雖然真正的方寸之美指得是篆刻藝術),心靜字美也是很重要的啊。


果然有墓碑的感覺,真是嚴肅哦。


這套二玄社的蘇孝慈墓誌銘是修整過的版本,雖然有些失真,但對於著重字體練習的我來說,比那些東缺西掉的碑帖更有意義。

Jul 12, 2012

宮拳有感(三十)黏還是不黏

真該感謝社會上這些沒有自制力的變態暴力男,讓我每個星期上課時都有問題可問實例可舉哩,真不知該說什麼。想想每星期都有女性重大傷亡的社會案例,實在令人心寒,也讓我覺得全體台灣女性都應該具有起碼的防身觀念。當女性身處這個混亂的年代,對女性本身來說,有輕微被害妄想的神經敏感女的確強過好傻好天真的浪漫無邪女,誰人之過呢。

最新一期的案例,又是個手持利刃的變態暴力男。武癡老師強調,面對持刀惡人(也就是意圖傷害他人者)時,首重安全,因此,先把刀口推開是非常重要的。於是我回顧之前詠春狄師父教過的奪刀手法,由於狄師父也是非常注重人身安危的人,因此他研發傳授出來的奪刀手法,很多的第一式也是先將對方的刀口推離己身,像是奪刀一奪刀二奪刀三奪刀四奪刀五

然而,接下來的動作總讓我百練不順。我想,當大家以慢動作不用力的套招練習法練習時,這種先推再黏的奪刀手法,或許小支女性還是有機可趁,甚至可以做到完美無瑕的境界。但是,當武癡老師示範用蠻力全速前刺亂戳時,基本上,如果一開始就本著「想黏對方的手」的心去推手時,以我的力量根本是推不開的,而當我只想著「只要把持刀的手推開」同時整個人往刀刺的反方向移位以策安全的情況下,我才有可能將武癡老師持刀的手稍稍推開。畢竟,第一步的安全最重要,一步錯步步錯,一旦被刺到,心慌加上疼痛,想要放鬆應對,必定難如登天。

這是「現實會咬人」(Reality Bites)的最佳寫照嗎? 從太極到詠春,都強調「黏」的重要,然而,在沒有完全放鬆的情況下,這種黏手的效用也會因為雙方差距(體型力量等)而有所限制,最後仍然不脫自然界定律:強勝弱眾暴寡,而這實在是我輩女流最不樂見的事情啊。

另外,回頭來看,背後奪刀分為奪刀七奪刀八,也是必須在雙方體型相當才有可能成功吧。如果真想以小搏大,一還手就低膀擋刀攤手擋刀,理論上是不可行的,唉,膀手和攤手,真是詠春挖給女性跳的兩大陷阱之手。

Jul 11, 2012

協尋土狗

轉載自黑色土狗 象山


姓名:乖乖
性別:女(已結紮)
品種:小型土狗
體重:11公斤
晶片:已植入
走失時間:101/7/7 傍晚約6點多
地點:(信義區) 莊敬路麥當勞附近入口
特徵:短毛黑狗、立耳、胸前及嘴巴略有白毛、眼睛很亮
飼主聯絡方式:0953-327-329 陳先生

宮拳有感(二十九)管他咧手

最近發現,每次當武癡老師示範什麼新動作時,問題最多的大都是我,我想這一定和被害妄想有某種關係。由於我問題多,自然必須親自上場,主動演示街頭壞人的動作。然而,街頭壞人的特質是什麼呢,當然就是蠻力用力打。所以,也只有當我假裝街頭壞人時,在我很用力打的狀態下,當武癡老師叫我「用力打,再用力一點打」時才發現,原來我真的已經很用力但他又很難感覺得出我很用力時,武癡老師居然稱讚我是「天賦異稟」而非「天可憐見」,真是的,宮拳啊宮拳,女性不來學,於心有愧啊。

這次上課時當武癡老師講解完交直手的活用手法後,我們就開始兩兩對練起來。對於這個交直手的活用法,角度力度的拿捏都讓新人如我很難捉摸,一時之間實在無法得心應手。連續和幾位師兄弟對練之後,即使偶有幾次瞎貓碰死鼠的意外發生(也就是角度力度都對的情況),我對這個手法仍然沒有什麼信心。

接著,輪到我和沙包師兄對練了。面對身高超過190公分功力又超過我十年的沙包師兄,當我們對練時一定只有他讓我的份,即便如此,我的交直手活用法仍是非常不穩定,忽隱忽現,很難抓到重點。


話說八明手之名稱創使者沙包師兄,真不愧文武兼備學養俱佳,這時眼見我不得要領,沙包師兄就說:
「其實妳只要放鬆,不用力,加上角度正確,妳就做得到。」
然後沙包師兄示範了一下,接著又說:
「反正妳就想著管他咧,管他咧,管他咧地出手,就對了。」

咦,這樣聯想起來,好像真的比較容易,於是我們又重新再來。當我一看到沙包師兄的拳頭向我衝來時,我就「管他咧」向前一指,說也奇怪,這看似詠春標指的「管他咧手」果真好用,尤其當沙包師兄刻意以一種街頭壞人的手法,也就是蠻力用力地出拳,我的「管他咧手」反而可以把他整個人震到退後。嗯,我懷疑是不是我在不經意的狀況下,我的腳掌採到了他的腳趾,我的膝蓋撞到了他的脛骨,所以才造成了這麼誇張的效果?

不論如何,因為默念(或大聲念)「管他咧」就可以比較準確地使出這「交直手活用法」,稱它為「管他咧手」真是一點也不為過,沙包師兄真是高(不光指他的身高)。說實在,宮拳強就強在這種聲東擊西出奇制勝不是嗎? 還真有那麼一點頓悟的感覺呢。

Jul 10, 2012

膀爺超呆

大白天烈日當頭,當膀爺不見得比較涼比較帥,而且身體暴露面積大,稍微有風毛孔就縮,反而讓濕熱都悶在身體裡,排不出去更易中暑,呆啊呆呆。


實在太熱,犯不得為了找膀爺出動街拍。原圖出自今天遇見幾隻膀爺

話說,打籃球並不能讓人變帥,當膀爺卻可以看來很呆。

Jul 9, 2012

宮拳有感(二十八)心靜則明

話說神祕的宮拳到底有什麼神奇的練功大法嗎? 從我已知的初級階段看來,不外獨練和對練,說起來和一般的武術也沒太大的差別,但是,魔鬼就在細節裡。對練方面,不乏雙方雙臂互敲這種看似老套的練習方法,但是,強調的卻是「空」和「無」。不論獨練和對練,對於感覺的培養都非常重視。

經過一段時日的訓練,我終於稍稍可以從雙臂互敲的對練中感覺到東西了。一旦有點感覺後,和宮拳幼幼班的師弟們雙臂互敲時,很明顯地可以感覺到男性獨有的「鋼鐵手」。讓我非常驚訝的是,當我以實驗之心,和我那些無心無意無習武經驗的女性友人們練習雙臂互敲時,即使有些是僵硬緊繃的神力女超人,當我請她們放鬆出擊後,她們的手臂都給我一種「水袖手」的感覺。宮拳基本上是從空求鬆,從鬆得勁,對於原本就無力的女性來說,少去了那「放空」「放鬆」的時間,學起來理應事半功倍。

有了「自己的感覺」,接著就要拋棄「錯誤的直覺」,尤其在習慣面對不出力的對練同門後,我更應該試著放下心裡的恐懼,試著「對方愈出力自己愈放鬆」,進而學會出手不靠直覺靠感覺,難怪宮拳要上身,至少需三年。

Jul 5, 2012

宮拳有感(二十七)八明

據說宮拳師公的傳統教學對於一般人(如我)有如管中窺天,所以,在這個讓人分心的年代更難達到傳承的目的。因此,為了方便大家學習,武癡老師不斷改良教學方法和教學進度,也因此讓「任流宮拳」和傳說中的「傳統宮拳」在初階練習上有了明顯的不同。

以初階的我來看,這裡提到的不同指得是手法學習上的不同。武癡老師研發出二組一系列的動作,一明一暗,主要的目的是將原本細膩不留痕的宮拳手法放大放慢並且簡化,當初由沙包師兄命名。所以,詠春有八手任流宮拳也有八明,嘿嘿。目前為止,我才剛學完初階版的「八明」。照武癡老師的說法,這套八明手主要是幫助不能放鬆的男性放鬆,幫助沒武學基礎的學生打下基礎,幫助浸淫武術多年的學生卸下包袱。

也許大樓爬高了,就忘了待在一樓的苦,好久不見的沙包師兄,居然忘了自己的作品,唉呀呀。看在宮拳練習生日漸增加的情況下,我就手癢了起來,忍不住稍微用圖示法記錄一下八明手,如此一來,既可助幼幼班一臂之力,也順便讓師兄們複習一下,以後也好一起對練呢。

現在讓宮拳小師弟鍋蓋頭(不是郭蛋頭哦)稍稍示範一下,何謂宮拳八明。勤練八明,不長肌肉,只求鬆軟。


一撥放,
二交直,
三前繞,
四後繞,



五分移,
六移肩,
七合轉,
八横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