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19, 2008
今天遇見幾隻膀爺
Sep 18, 2008
大欺小 一面倒
習詠春有感(四)矮子無敵篇
現在應該可以99%確定一件事,不論詠春的創造者是男是女,這個創造者一定是個矮子!!!
詠春裡面有很多動作都是利用對方的力,或是讓對方因失去重心而前傾。之前我常犯追打的毛病,因為我覺得如果不追打,我怎麼打得到198公分的人的頭呢? 後來漸漸明白,追打時會因手臂伸直直而給對方一個擒拿自己的機會。如果利用像是類似大拉手的招式,不但能打到對方的頭,甚至還可以拍到對方的後腦勺哩。
同時,詠春有很多攻擊下體的陰招,基本上也是矮子專用的。其實在太極定步推手裡,當一方的馬步蹲得愈低,勝算愈大。其理論基礎就是馬步低人比較穩,推手裡所謂的「拔根」即是由下往上推出,破壞對手的馬步。
也許這些都是矮子們被高個兒欺負後所衍生出來的武術吧。
今天遇見幾攤無牌拼裝車
Sep 17, 2008
今天遇見幾隻貓(07)
習詠春有感(三)
似乎要有一定程度的好鬥好強之心,才能將詠春學好打好。
比較起來,太極是一門可以獨善其身的功夫,你可以找一個角落,自己慢慢地推敲一番。遇到有問題的時候,再去請教老師,然後,再回到自己的小角落慢慢去琢磨。畢竟自己的氣血到底順不順,身體好不好,也只有自己知道吧。
詠春就不同了。黐手過手在詠春的學習過程中,佔著很重要的一環,甚至可以說要把詠春學好,只需將小念頭練好練到熟透透,其餘的,就可以直接從黐手過手過程中,領悟出暗藏在尋橋標指套路中的招式了。反過來說,如果一個把小念頭尋橋標指都練得萬無一失,卻從來沒和別人黐過手的詠春弟子,算不算一名成熟的詠春拳手呢? 因此,詠春不能自己 一個人閉門造車,一定得有個對手對練,而且不能固定一個對手。因為詠春講求無招無式,每個人的招式又會因個人風格體格人格而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一定得常常和不同的人練習。
然而,說到不要固定一個對手,又讓我有感而發起來… 三不五時我總會遇到讓人肝火旺旺的對手,問題一定出在台灣的教育啦。大部分的台灣男性總是處在一個「一定要比對手強」的心理壓力下,往往更加用力,更難放鬆,更難學習,也就更難贏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風格及個性,而個性影響拳術,拳術反應技巧 ( 我又往玄裡說去了嗎??? )。總而言之一句話,有的人就是這麼地冥頑不靈,和這樣的對手過起手來,很容易愈過愈氣。換個角度想想,詠春也算一門修身養性之術了。對我來說,練太極主內證 ( 內心的體證 ),練詠春則是主外修( 日常生活上的修行 )了。
當每每遇到讓人肝火旺旺的對手時,我都想問他一句:「你來自何方? 歸往何處?」 翻成現代的語言就是:你之前學過什麼? 你來這裡又想學到什麼? 如果不先放空自己,又怎麼吸收新知?
因此,除了一定程度的好強好鬥,還要有一定程度的品德修養,如此過起手來才能靜如處子,動如脫兔,臨危不亂,輕鬆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