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 25, 2008

今天遇見幾隻貓(02)How many cats have I met today?



小吃店裡的貓,睡得好香哦…

Cat in a store. Sleep tight, kitty...



別再撒嬌了啦…

Don't act like a spoiled kid...



社區裡的貓: 小虎。

Stray cat in my neighborhood: Xiao-hu.



社區裡的貓: 大黃黃。
終於去閹啦你。

Stray cat in my neighborhood: Dai-huang-haung.
Finally got neutered, you...



鬼鬼黑貓。

Ghostly black cat.

十三操外加二: 孔雀開屏


孔雀開屏為收勢用。主要是打開胸腔,活絡雙臂。

雙臂張開,向上伸直並向後伸展,微微有擴胸的感覺。再慢慢從上到下,雙臂前後揮動。

從上到下算一次,連續三次。

Jun 24, 2008

太極貓行步(二)



行走貓行步時,仍然是頭正頸直,尾閭中正的姿態。所以從側面看的時候,背一定是直的
(注意圖中橘線處,剛邁步時,重心在後腳跟。隨著身體的前移,重心由後腳跟慢慢移到身體的中心,然後再邁出第二步)。邁步如貓時,同時必須保持身體的三平: 頭、肩、膝蓋都維持在一樣的高度。也就是在前進時,頭、肩、膝蓋不會因為身體在行進而上下起伏。

2 of 3

Jun 23, 2008

貓行步



貓行步就是這樣走的…
腳要分好虛實哦,這樣才可無聲又無息,出沒在心底…



啊,還是被發現了…

太極貓行步(一)


楊公澄浦在「太極拳之練習談」中曾說:「兩腿宜分虛實,起落猶似貓行」,武公禹襄在「打手要言」中曰:「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其實,楊式太極裡也有所謂的貓行步單練功法。我們平常走路的時候,是前腳去,後腳撐,後腳有力才易向前進步。而貓行步時必須先將全身放鬆,鬆腰鬆胯之後,
(01) 由胯根帶動大腿,
(02) 大腿帶動膝關節,
(03) 膝關節帶動小腿,
(04) 小腿帶起足跟,
(05) 足跟再帶起
(06) 足尖離開地面。

一般人走路時因為全腳用力,所以總是足尖先碰地。而貓行步則是以腳跟先著地,同時隨時留心腰間以保持平衡,所謂的貓行步,也就是從大腿小腿腳掌
「節節貫串」的一個動作,猶如貓科動物行走般輕巧。初學者要特別注意膝蓋和足尖的位置。一開始膝蓋還不太有力的時候,當膝蓋向前彎曲時,切忌膝蓋超過足尖,最好是成一直線。

也許有人會好奇,好好的人為何要學貓走路? 其實貓行步的重點是在柔軔而稳健行走的同時卻又能蓄勢待發,就像貓科動物般。對人來說,楊式稱此為「腳分虛實」。如此走來雖然費力辛苦,卻能練就腰腿的鬆彈沉穩之勁。好處之一就是不容易跌倒哦,而且移步輕盈可減輕長期腳部落地的壓力。

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強化膝蓋。訓練自己行貓行步可強化膝蓋前側股四頭肌,肌肉強化後可使膝部軟組織(如半月軟骨、韌帶、關節囊)負荷減輕,減緩退化。

1 of 3

Jun 22, 2008

詠春基本理論(三)不動肘

詠春拳裡最著名的「不動肘」原理,其實和颱風眼原理有些類似。颱風眼雖是靜止的,但外圍卻可產生強大的破壞力。當肘部不動時,手臂的位置就是對身體最好的保護。上至眉毛,左右與肩齊寬,下至大腿水平處,會形成一塊「四方形」,此四方形的後方為本身的要害。當一個人開始攻擊時,本身的防禦必將洞開,同時讓敵人有機可乘。此時若能以最經濟的手部動作攻擊,自能以最快的速度反應,保護自己。

不動肘同時可以使出詠春裡神祕的肘底力。這種配合中線原理的肘底力說來就玄了,除非親身經歷,筆墨很難形容出來,因此不說也罷。

Design is a good i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