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 1, 2013

觀 Hannibal 有感(第一季)


“Nothing is more isolating than mental illness."

真是每個人都有病啊。

今年四月血腥上市的 NBC 影集 Hannibal(實在很想自譯成「漢尼伯」)嚴格說來,一開始並沒有太多讓人興奮的創意,光是主角 Will Graham 的造型就讓人想到 TNT 之 Perception 裡的那位神經教授,過場景色快放略嫌老套(因為從最近的 House of Cards 裡就可以看到更壯觀更華麗的全景過場),個性古怪長相很宅的刑案鑑識人員。還有,東方人看起來覺得討厭西方人看起來卻覺得性感的東方女性角色。至於殺人的方式和心理分析的角度也總在意料之中,雖說把人切成小天使和大提琴的確需要一點創意,然而 Criminal Minds 和 Lie to Me 等犯罪類型的影集開跑已久,一時想要趕過並超過並非易事。

然而,Hannibal 之所以特別的地方,即在它那影像裡的詩意,及一種不疾不徐的述事態度,尤其那絕對潔癖且冷靜的病態呈現,和時下一些不斷趕著殺人趕著救人趕著談請趕著結案的快節奏美式影集,有著根本上的不同。Hannibal 顯然刻意地寧靜緩和了下來,為得就是要配合那 Hannibal 最愛的 Goldberg Variationen (郭德堡變奏曲)

直到第一季第三集,終於看出一點況味,尤其英法語皆流利的女主角 Caroline Dhavernas,將這部血腥又陽剛的影集,稍稍沖淡了些。對我來說,飾演 Dr. Abel Gideon 的 Eddie Izzard (第一季第六集)比劇中飾演 Hannibal 的 Mads Mikkelsen 更適合當 Hannibal,也許只是因為口音的關係。

Hannibal 影集的鏡頭穩定而冷靜,色調偏藍,有些陰鬱,所在地巴爾的摩市永遠白雪皚皚(雖然劇中人身處雪中中卻不會吐氣成霜,可見是棚內啊),加上畫面四角略為暗淡的復古式鏡頭( 在 Sony 的 NEX 裡則稱之「玩具相機場景」),還有那一幕幕華麗異常的貴族饗宴(畢竟每一集的標題都和食物有關),Hannibal 的原創性於焉誕生。

話說,才在武術課堂上談到聲帶(戲裡稱為 Vocal Cords, Vocal Folds)的位置,Hannibal 裡就出現聲帶被割開的畫面(這下我真的知道聲帶的位置了),當然還有斜方肌翅人體農場舌頭領帶純氧自焚。還好,這是 NBC,畫面已被善心人淨化過,讓我這樣的視覺記憶者,在看完整季十三集之後,不需史蒂諾斯就可安然入睡的。

附帶一提,影集裡提到最易產生失心瘋(Psychopaths)的十種職業別:

01. CEO
02. Lawyer
03. Media (TV/radio)
04. Salesperson
05. Surgeon
06. Journalist
07. Police officer
08. Clergyperson
09. Chef
10. Civil servant

(取自 Researcher: Psychopaths gravitate to C-suite, journalism field)

不過,看多了美劇後就會發現有幾種職業別對於這類奇情影集十分好用。一個是教授,因為教授代表的是一種脫離普羅卻又不容忽視的專業。再來是記者,因為記者可以無所不用其極春城無處不飛花。接著是警探,至高無上的公權力和完美快速的現代工具,不論天性本善或性格缺失,瑕瑜互見之下總是有戲演。

Hannibal 完全滿足了我這視覺動物的視覺,強烈推薦,值得擁有。

Jul 31, 2013

宮拳有感(八十一)憶詠春之拳

武癡老師雖然是我的宮拳老師,一旦說到詠春的輩份他也算我的師伯。相較於我自認體型不佳所以不適合詠春,他對於詠春有著更多的熱情和想法。因此,武癡老師偶會用一些看似詠春卻又異於我所學過曾見過的各種詠春手法和我黐手兩三招,然後喃喃自語一番,之後,有時會告訴我要如何以非詠春的方法做出很詠春的手法,然而,大部分的時間即使武癡老師將謎底揭曉後我也無法做出類似的動作,可見一定程度的放鬆是必備的,而剛練永遠比柔練更快達到想要的結果。

由於武癡老師早年在盧師公那裡長時間的學習經驗,他對於我所學到的日字衝拳訓練法感到不解。兩相比較之下,不論是練習方法和對打模式,很明顯地和盧師公當年教他的完全不同。是不是因此讓我的衝拳始終無力又無心,不得而知,畢竟我就是體型弱勢,實在不該和比我大支的比練詠春。

近來為了兩兩對練,我們開始學習拳擊式的「刺拳」。相對於一學就上手的委員師弟,我是直到兩個星期後,大概經過超過二十個小時的課堂學習,才終於可以擊出較為像樣的刺拳(希望別在下次上課時又變形了),可見拳擊和詠春一樣,是項不適合女性學習的拳種,對女性來說真的非常不直覺啊。

Jul 30, 2013

有趣包裝(四)泰國鼻吸


記得第一次去泰國玩的時候,就被這款造型古典閃亮耀眼的小罐子吸引。由於它總是陳列在藥品店的櫃台前方,和類似虎油萬金油的東西放在一起,我想,應該和那類的東西有點關係吧。


後來我漸漸注意到,曼谷的泰國人常會從口袋中拿出一個小罐,打開小罐的蓋子後就把管狀的小罐往鼻孔裡塞,然後猛力吸上一口。因為這個塑膠小罐也常擺在前面那個小銀罐的旁邊,而且這個塑膠小罐上有英文標示:Relief of Vertigo。於是在我仔細閱讀罐上說明,加上價格便宜,所以我就先買了一罐,並在購買時向店員詢問旁邊小銀罐的功能。店員的解釋大致來說,就是小銀罐和塑膠小罐的功能相同,只不過小銀罐內裝物是以泰式古法製成,味道較為濃烈,有些外國人不太能接受。


深深被泰國文化蠱惑的我,怎可錯過古法泰式鼻吸? 二話不說馬上買來同時立刻打開小心地聞了一聞,嗯,非常特別的味道,感覺上有一點草藥加上水果的味道,似是十分自然。後來曾有泰國人告訴我,其實那是是柚子皮乾的味道,哇,真是想不到。

Jul 29, 2013

生靈塗炭

第一次去逛福和橋下的二手市場時,就被現場販賣放生動物的情況嚇到了。我想那也是我第一次和放生動物們如此近距離接觸,當時我特別蹲下觀察那小小放生籠裡不知所措的小麻雀們,這才發現一群亂飛亂跳的小麻雀下方,躺著一隻已經被同伴踩爛的小小麻雀,旁邊有幾隻狀似虛弱的小麻雀,看來也離死不遠了。##ShowAll##

由於家庭的關係,對於各類宗教,我沒有明顯的好惡,但是各宗教的教徒因為自身利益或知識不足而產生的脫序行為,卻讓我個人感到不可思議,放生即是其中之一。

現在,農委會終於決定修法,未來將對各種放生活動加以管制,也算好的開始。

有感而發:放生須申請 違者最高罰250萬

Jul 28, 2013

宮拳有感(八十)快拳小子

這次的震撼教育,第一次來自截拳道底的快拳小子,第二次還是來自截拳道底的快拳小子。


第一次看到快拳小子的快拳時,並不覺得挺快,原因是當他的快拳在還未展現出速度時,就被武癡老師的鬆軟招財式破解了。舉例而言,當一輛可以在七秒內飆上200公里的跑車,其催滿油前就被攔下前的時速在旁人看來其實和人類跑步的速度是差不多的,同理可證。

宮拳體驗有趣的地方總是出自旁觀者和當局者間感覺上的誤差。從旁觀的角度來看,宮拳體驗中所看到的出招者和接招者兩者來往之間,簡直有套招之虞,明明就第一次見面的雙方,怎會擁有如此天衣無縫的默契?

感覺敏銳又心思細膩的快拳小子很快地成為了幼二軍的成員之一,這次在課堂上,武癡老師決定讓我們見識一下所謂的快拳到底有多快。每次上課都第一個適時出現的我,自然成為試手一號。在快拳小子和我都準備好了的情況下,快拳小子向我轟出了第一個直拳。

天啊,還真快哩,這是第一個震撼。

見識過快拳後,我們又回到自己的放鬆世界,繼續練習我們的招財式擋拳法。同樣地,武癡老師一一測試各人的擋拳指數。由於我已經完全適應了武癡老師一般拳(也就是非宮拳的拳頭)的手感,所以當我可以招財式接住武癡老師的一般拳時,感覺頗有套招之虞,連我自己也不以為意。但是,當武癡老師也用一般拳轟打快拳小子時,那結果卻令人震驚。

這第二個震撼非同小可,其震撼程度更甚第一個震撼,姑且暫放心中,以便醞釀。

Jul 26, 2013

有趣包裝(三)京都念慈菴

原來此京都非彼京都,京都念慈菴的確是百分百港產。


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京都念慈菴川貝枇杷膏,不過因為家裡沒有購買成藥的習慣,加上川貝枇杷膏看起來嫌甜買起來嫌貴,所以小時候從未吃過。直到離家讀書期間,室友因為喉嚨不適買了一罐,我趁機討了一湯匙試試,才知道原來京都念慈菴川貝枇杷膏真的和糖水一樣,甜甜易入口。

如果因為喜歡甜食,就真把川貝枇杷膏拿來當飲料喝,也實在消費不起何況這又是具有醫療功用的藥水,好在,與時俱進的京都念慈菴,近年推出鐵盒包裝的平價潤喉糖,也算造福人群。


潤一潤聲聲順暢啊。話說,其實我小時候很討厭大人念故事給我聽,因為他們總是我把自己的節奏都打亂了,現在亦如是,對於他人讀報給我聽的行為不是很認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愛聽念白的啊。

Jul 22, 2013

有趣包裝(二)保心安

藥品設計直接,醒目,小巧,值得多留意。


咦我也不知道為何我的家裡會有各種尺寸的保心安膏,甚至還有一瓶骨董級的保心安油,奇異啊。

不論瓶身什麼造型,保心安油商標上那位雙手朝天的翹辮小童永遠都與大家同在,而且都是浮雕狀態。這個動作怪異的翹辮小童,也是我賞識保心安的原因之一。

回頭想想,原因之一,應該和之前的太極周師父有關。在全家人跟著他練太極的日子裡,他常推薦保心安油,後來又經歷台灣禁賣保心安油事件,全家人又都有囤貨習慣,久而久之,一堆可愛的保心安油,就當保心安吧。


傳統藥品的瓶身在設計上也講求精緻內斂,配色尤其顯目,如果少了那金黃色的瓶蓋,必失色不少。


另外還找到一瓶出廠年月日不詳的保心安油,其瓶蓋乃至瓶身都透露出一種典雅,還有那醬油色的保心安油,真是溫潤人心古意盎然,不過我雖然捨不得丟棄倒也不會拿出來用,反正體積小就先留著吧(囤物中)。


稍稍比較一下早年和近年的商標,發現翹辮小童的臉部有些不同。


早年的小童眼睛較大,似有雙眼皮,近年東方風大,東方人終於懂得欣賞自家民族的美感,於是翹辮小童又回歸成平實小眼,實屬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