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5, 2012

蘇滬的進步與落後

好不容易坐到比較前面的位置了,卻因為窗戶上的磨痕,有一種雲層上也狂風暴雨的奇幻效果。

每次去大陸,我人都只在蘇滬兩地竄,如果僅以江南風格代表全中國,似有以管窺天之虞,因此實在不能一言蔽之以偏蓋全。別說中國大陸了,連臺北都和臺灣其他城市存在很大的差異,在強調我的「臺北角度」時,也必須將比較的眼光僅放在「蘇滬地區」。 

首先,蘇滬比臺北進步的地方,就是不用印章的習慣。號稱國際都市的臺北,對於老祖宗的「印章」遲遲不肯放手,很多機關行號至今仍存有「見章如見人」的古老習慣,然而人在蘇滬,不論銀行開戶還是簽收掛號,完全沒有「私章如不隨身此人就不存在」的問題。 

還有便是對於弱勢族群的照顧,蘇滬市政府比起北市府可是實在得多,像是殘疾人的三輪機動車可以在景點內載客做生意,或是少數民族可以在住宅區開餐廳,這些實質上的幫助,相對來說也是種進步。

再來是環保問題。記得很久以前,蘇州市區就禁止燒汽油的兩輪機動車(也就是機車)進入,這次訪滬和當地人閒聊時,才發現原來上海也開始全面推廣電瓶車,早已不再發放兩輪機動車的牌照。然而,雖然路上有排氣管的噪音機車變少了,但缺點就是,任何人只要有錢(不論是自己的錢還是別人的錢),就可以買一輛電瓶車來騎,政府完全沒有管制也幾乎沒有門檻,我甚至在路上看到一個年齡很小大概只有十歲的小屁孩,也在學大人在路上騎電瓶車狂按喇叭。

雖然蘇滬的市區街頭少了許多吃汽油的機車,但街頭的噪音的擾人程度和臺北市中心比較起來,卻有過之而無不及。問題何在,自然又是那「開車我最大」的按喇叭惡習。

這年頭在臺北街頭已經很少聽到喇叭聲了,尤其是那種惡意挑釁的「喇、喇、喇喇喇、喇喇」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在臺北街頭,卻充滿了那些將排氣管加長或是消音器改造的小痞,也是地方之惡。 不過,每個地方的小痞都愛騎那種可以製造極大噪音的機動車,不但引人側目也讓人不解。 

另外,同行的哥哥說,上海女人的裝扮和上海建築一樣,極有個性也極端標新立異,沒親眼見識仔細觀察並認真記錄的話,實在很難想像。相對來說,臺北女性就顯得非常保守。因為近來漸漸養成隨地素描的習慣,藉此機會重拾久未練習早已生疏的鉛筆素描,也是件好事,未完待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