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練習詠春黐手時,常因手法不夠熟感覺不夠強時機不夠好體型不夠優,總愛以「退馬」或「轉馬」試圖扭轉劣勢。根據我四年來的經驗,這種以退為進或是以轉代打的招式,用來對付移動較慢手臂較僵的初學者時一定非常好用,一旦遇到如張師伯般的黐手老手,我簡直就像汪洋中的破船,完全處於一種聽天由命的狀態。
因此剛開始學宮拳時,武癡老師花了很多時間示範各種攻擊的角度和力度,讓我了解以我這樣的體型,在面對敵人的攻擊時,不論是立馬轉身逃跑或是一直對角馬後退,對我來說都是一種吃虧。記得今年二月和洪拳五人組會面時,其中的洪老大就對武癡老師面對敵人時的那種迎擊手法(也就是宮拳的方法)感到驚訝不已。於是我明白,當我有宮拳作底時,首先就得改掉不斷退轉的壞習慣。
然而,宮拳式的只進不退還包含了「待機」(是指等待時機而不是機器處於休眠狀態),和當初我遇到那種義無反顧兇猛不後退的梁式詠春又完全不同,不能以此類推想當然爾。
最近養成一個當背後靈的習慣,實在是因為走路有眼無珠的人太多,尤其像上海那種人滿為患的地方,為了搶路而撞我的人平均一天會遇到一個(何況我又不是24小時都在街上逛的那種人),而在進步的現代社會如新加坡倒沒有這個問題,滿街的人卻沒一個沒眼地向我撞來。
從此每當我出門在外,總會以幾項行為準則做為評判當地文化的標準,除了:
一、以當地街貓對人的反應可以看出當地人對小動物的關愛態度,
二、以當地女性頭髮的長度可以看出當地女權的高度,
現在我又有一個新的推論:
三、以我走在當地街上被人碰撞的機率可以看出當地人的現代化。
我雖然還沒矮到讓人看不見,體型總算小的,加上氣弱(我相信殺氣和強勢是可以感覺得出來的)人虛,也許迎面而來帶有殺氣者自然而然就感到得到我的弱勢,於是就不由自主地撞上來了… 誰知道呢?
Jun 3, 2012
宮拳有感(二十)老二哲學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