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 4, 2008

過手見招拆招篇: 攔手(二)

當中心偏離時攔手也非常好用。


當妙問已偏向右側,二仁的左拳隨後就到的同時,
(01)妙問必須先轉馬,將勁力灌到左掌向二仁的中線拍去,

(02)接著馬上以右腳馬步勾住二仁右小腿,因妙問較二仁矮,此時由內扣住二仁的小腿角度剛好 (不過也需要假以時日的練習才能抓住那個角度的啦),如此便可較輕易地將身子轉回中線,右手也剛好可向前攤出,從二仁的右臂下鑽入。

(03)接著再微轉上身,右攤化為右攔,同時馬步也續繼下壓。因妙問重心低,二仁此時重心已失。

(04)妙問右攔手的位置剛好可搆到二仁的右手掌,此時不擒拿更待何時? 妙問可雙手抓住二仁的右手掌向腕部折去,同時右上臂向上提,右手肘向下壓,這樣二仁不倒也難。

To Be Continued...

急訓

五隻貓帶來的「五趣流轉,六道輪迴」真是讓人受不了。自從小獨入門,我又回到買貓砂搬貓砂清貓砂無窮輪迴地獄中。理論上來說,當家中其他成貓都已學會使用馬桶,再加一隻小的應該不成問題,也就是這股信念讓我重拾教鞭 (我是愛的教育啦,沒在打啦 )再接再勵。


其實現在的小獨已到第六步驟,也就是烤盤挖洞的階段。當牠想上廁所時,大部分的時候 (三次有二次)會自己跑到馬桶上東挖西挖一番:


接著會分心看看馬桶裡的水。還好小獨不是愛玩水的小貓,阿莫小時候可就很可怕了,不提也罷。

有時小獨把烤盤內所有的貓砂挖出去後,就會跳下來跑到牠原先習慣便便的地方完成牠的便便動作。


這時就得把牠抱回馬桶上,再好言相勸 (好言相勸真的有用!!!)苦口婆心,甚至威迫利誘一陣,知趣的小獨就會乖乖地在烤盤上便便了。

Dec 3, 2008

過手見招拆招篇: 攔手(一)

攔手一向好用,尤其手肘尖尖小小的女性使起來更是嚇人。攔手的另一項優點就是不用特別的聰明才智只要放鬆不用勁便可使出(不過勁敵當前時這可是最難的部分),因為這個動作太自然又太直接,完美的結構原理,無暇的借力使力。一旦明白箇中道理,使起來特別輕鬆有勁兒!

因為太好用又太常用,也許之前講過忘記,這裡來個總整理。


先從雙方的外側說起吧,也就是右手對右手或左手對左手:

(01)當二仁揮出右拳,妙問微轉馬並用右攤手接招,

(02)從另一個角度看:因為這種重拳單單一個攤手是接不住的,所以妙問在攤手接到拳的瞬間必須快速將右攤手轉為右拉手,順著二仁右拳的來勢向後扣去,同時轉馬,跨步,左攔手隨勢而來 (好像同時要做好多事是吧,現在已經不是初階詠春了哦)。

(03)接著妙問再向前跨出一步,以己身為圓心,右拉手再化為右攔手以肘撞向二仁的胸口,同時左攔手控制住二仁的右拳。

如果順勢得宜,妙問可以己身為圓心再旋轉過來,也就是恢復到(02)的動作,如此她的左肘便可撞到二仁的臉面。

To Be Continued...

Dec 2, 2008

面公園的悲哀


在台北,大家都喜歡住在公園旁,尤其是面公園的房子更是搶手。總覺得面公園的房子視野佳,空氣好,夏天的早上有蛙鳴,冬天的早上有鳥吟,諸不知其實住在公園旁,離公園愈近愈有許多擾人的煩惱。

其實住公園對面的好處之一就是到公園運動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初學太極時,我也試著每天五點,在公園裡找一個僻靜的角落練習我的太極拳。說來容易,但每個公園總是會有一群隨之成長的老人:他們永遠 都是很早就來,團體行動,佔住公園裡最好的角落,說話大聲。這些我都能忍受,但當他們硬想在我練習太極拳的時候和我談天時,就有點強迫症要發作的感覺了。

當然他們會先目不轉睛地盯著我看,接著就指指點點,說什麼這麼年輕( 當然是因為一來他們遠看,二來,和他們比,我當然算年輕的啦 )這麼早就在打太極拳啦,如果看我沒有反應,有的多事的就會慢慢走近開始問東問西: 哪裡學的太極拳啊,幾歲了啊,住哪裡啊,做什麼的啊,家裡有什麼人啊… 天啊,我只是想安安靜靜地打一套太極拳也犯法嗎? 去公園打了幾次,就再也沒那個心情了。台灣社會敬老尊賢,讓大部分的老人顯得很沒禮貌,因為覺得自己是長者,沒有什麼不能問不能說不能做的,在我來說實在 是一種煩人的騷擾。


除了言語上的騷擾讓我不愛去早晨的公園運動了,公園裡那些可怕的噪音也讓住公園對面不那麼地美好。也許早年台北的公園真的是美麗寧靜的吧,近年不但運動風大盛,各種有益身心的怪招更是層出不窮。最讓我困擾的便是清晨五六點就在公園裡大聲喊叫的人,大部 分都是些老伯,聲音詭異又難聽。這類的怪伯伯也是一群不顧他人死活只顧自己高興的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又在他們身上復活了。最可怕的首推緩騎族尖銳的剎車聲了。這類也是早起又不顧他人死活的一群,追求速度感又不好好保養車子,真是苦了公園旁的住戶。

接著便是耳朵不好又愛大清早在公園聊天的老伯伯了。很少看到老婆婆目中無人地高談闊論,也許和社會期待,男女有別有關吧。一來女人本來就不該大聲說話,二來男人耳朵聾的早,三來在公共空間遊蕩的多半是男性… 這又是另一個讓人搖頭歎息的話題,容後再報。

這麼多的噪音,讓公園旁的住戶真是啞吧吃黃蓮,有苦說不出啊。

Dec 1, 2008

回暖


阿莫:氣溫回升,終於擺脫那些怕冷的女人和小孩,可以單獨睡個好覺了。

習詠春有感(二十四)老生常談

其實要成為詠春老鳥真的不難,現代人太忙太亂太沒有毅力太容易分心,甚至只是太快失去興趣… 我自從成為詠春班上的老生之後,常有帶新生的機會,尤其最近班上來了另一位女性,讓我可以較清楚地以女性的角度來看待當我從頭開始時的過程。

最明顯的就是我手臂上的瘀青變少。這些瘀青原本也不是被打的印記 ( 雖然走在街上很像家暴婦女,還好短袖夏天終於過去 ),而是和肌肉男們黐手過手的痕跡。其實班上的男性大都還是客氣的,面對我時總會手下留情 (如果我還不識好歹一直激怒他們就是我的不是了…),所以臉上身上不會有傷但手臂上一定瘀青累累。在黐手的過程中,不得不有些肢體上的碰觸,而就是這些地方往往成了第一現場,每次一趟課下來,手臂下緣一定是黑黑紫紫 (根據CSI經驗,瘀青1~3天是青第4~5天是紫第6~7天是微黃帶綠,之類的…),遇到愛亂抓人亂捏人的肌肉男時會更慘,不但手臂下緣連手膀手腕都讓人不忍卒睹。感謝天,最近有些人終於有些領悟,開始放輕手腳,我家暴婦女的形像也慢慢在改善當中了,

不過終於有人發現矮子的頭好打,最近常被打到嘴而咬到唇… 看來以後得戴牙套上課了。這裡我可沒在抱怨,畢竟願打願挨心甘情願,只是個人體會不同。

再來就是和女性黐手的迷思。初學時狄師父常會教大家不要固定和一個對手黐手,換換對手才能適應各種不同的招式。狄師父總說和女生黐手最好了,之前我還不太明白他的意思,以為因為班上沒人要和我對練,他這麼說只是出於老師的慈悲,心眼小的女生可能還會把他歸為怪叔叔一流… 後來慢慢體會到,女性因為天生比較沒力,所以在黐手時比較不會出力,只有危急的時候才會以力頂力。而男性基本上就是愛用力,不論有難沒難,好強好勝加上天生蠻力所以一定要用… 這種情形在兩支肌肉男對練時最為明顯。一旦和我黐起手來,尤其在沒有勝負之分的盤手階段時,大部分的男性一定會「盡量不使力」,直到當我出現攻擊動作時,而他們也就不把我當女性時,也就開始出力用力,完全忘記狄師父的耳提面命。

這,可就是他們的損失了。

Nov 30, 2008

持續低溫


小獨:還是冷颼颼,還好有叔叔…

阿莫:咳,叫哥哥就好…


小獨:姐姐阿姨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