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感謝SKY及其母KIMIKO媽一週來熱情的招待,尤其幾乎「餐餐在家吃」(除了訪京都的二天三餐之外),不但讓我見識到日本人擺盤的功力,也在短短一週內,嚐盡我有生之年從來不曾試過的日本料理,讓這次的阪京良一行,徹底物超所值。
大阪以海鮮著名,加上SKY的家族從事漁產相關事業,因此她家的海鮮,總是新鮮到連我這個不愛吃魚的人都驚歎連連,完全感覺不到平日困擾不已的魚腥味。
第一天即以家常章魚燒招待。嗯,我想,吃過SKY家的章魚燒後,以後外面的章魚燒真的可以「難以下嚥」形容之。
KIMIKO媽早已將所有配料準備好,我們只需將配料依序放入,接著再將丸子翻面即可。KIMIKO媽還稱讚我對於翻面很有天份,想來是筷子熟練的緣故。
盛盤後,塗上特製醬油膏和擠上美乃滋,上面再撒上柴魚片,就成了超級美味關西章魚燒。
第二天早上的紐約貝果(因SKY姊常駐美國紐約所以SKY家常有道地美貨甚或美國食物的出現),配上KIMIKO媽自製迷迭香牛油、鮪魚醬、自製葡萄果醬、蜂蜜(中排醬料由左至右),記憶中的紐約貝果似乎也沒在SKY家的來的好吃。看來,以後好市多的貝果也買不下去了。
當然還有濃稠的原味優格加上新鮮草莓,嗜甜的我還得加點白糖,果然明治維新其來有自。
第三天則是家常天婦羅配冷麵,天婦羅的內容有鮮蝦、魚丸、茄子、蓮藕,還有一種不知名的小蟹和不知名的蔬菜。
說起來,天婦羅也是西方傳入的吃法,因此也是一種西化食物,也是感謝明治天皇。
一項人生新體驗。以前從末吃過壽喜燒,今天終於有緣一吃。據見多識廣常常臺日兩地跑的同行友人說,其實KIMIKO媽的家常壽喜燒和外面的相較之下,比較不油膩食材也較高檔。
很喜歡她們所用的白鐵保鮮盒。日人對於擺盤和陳列,從小家裡有教,就美感經驗和美學教育,相對來說相當豐富。
晚上則是較為清淡的自製壽司,KIMIKO媽準備了很多配料,端上餐桌後,就是自由發揮的時間啦。
久仰其名的日本米,果然鬆軟清香,非常好吃。
原來這就是之前風聲鶴唳人人自危的「納豆」! 說起來也沒那麼可怕,不知是不是KIMIKO媽特別準備了的外國人初階版讓我們嚐鮮。其實配上柴蘇葉和一種類似凍豆腐但再軟一點的冷豆腐,或者一片煎蛋或者一片小黃瓜,再加一點點醬油的納豆春捲,簡直人間美味。
那些一直說納豆壞話的人,應該是內心存有另一種恐懼,或是第一次吃納豆時,沒吃到KIMIKO媽版本的納豆,才會把納豆說成那麼可怕的東西吧。
May 30, 2014
阪京良一週行(二)日式家常菜
May 27, 2014
阪京良一週行(一)前言
日本真有這麼好買嗎?
話說成年以後,我對於日本文化並沒有特別明顯的沉迷和崇拜。因此,和小時候相比,即使成年後擁有了更多的人身自由及更強的經濟能力,日本始終沒有排進我的旅遊名單內(其實,印象中的高物價也是讓人卻步的原因)。直到終於拗不過日本友人SKY及其母親的多次邀請,加上天時地利人和各方配合,於是在今年五月,我的阪京良一週行終於成行了。
雖說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二次造訪日本,但卻是我第一次的日本自由行,尤其全程都有在地人SKY的陪伴,省了許多迷路找路困難溝通的麻煩,真可算是一帆風順完全不動腦的日本行。相較於之前的旅行,我從來沒有如此腦袋空空行前完全不做功課的自由行經驗。以前自覺經過一週的自由行,我對於所旅遊城市的大眾運輸系統可謂到了「瞭若指掌」的境界,甚至敢說如果三年內舊地重遊,我腦內的GPS還是可以運作無誤。然而,這次的完全不動腦阪京良之行,在幾乎全然放鬆的情況下,居然首次明白什麼是東西南北不分,也算全新體驗。
至於為何在日本東西這麼好買,原因之一還是臺灣無良商人吧,把日幣標價當台幣賣(例日幣1000円到了臺灣就成了臺幣1000元),難怪到了日本,一些看起來很熟悉的產品,顯得如此便宜了。就我的觀察,一般的日貨,除了價錢上的差異,幾乎在臺灣都可買到。另外像是商人炒作和臺人盲目一窩瘋以至於缺貨斷貨甚或搞到新聞台天天報導的產品,真有這麼好嗎? 消費前還是要三思。
其實去日本,真的不是有錢人的專利。
May 24, 2014
迴
May 17, 2014
蛇年應景學胡琴(十三)
不知是不是二胡老師終於發現了我「吃軟不吃硬」的個性,最近上課時特別和譪可親,和之前的嚴詞厲色完全相反,這可奇了。
二胡老師常說,練琴可以盡量練,只要在放鬆的情況下練習,就沒有問題。以我目前的程度,每拉到怪怪的地方,應該就是練習的次數不夠多的問題。
拉弓時必須要有手臂帶動弓一個「刻意的」動作,而且是一個「內在的」力量,並非只有外在動作的力量。
左手按右手拉,同時進行卻不可「同手同腳」。所謂「同手同腳」,一般來說,就是沒受過音樂訓練的人,雙手會以同一個速度動作的習慣。
別邊拉邊想,否則就會出現嘎嘎的可怕聲音。想好以後再出手,出手後就不要多想。弦樂器的概念即是出手後就不要隨意調整,出手後就是一個速度的流動。除非是樂手刻意要做出一個效果,否則一出手之後就不會輕易停下來,如此一來就不會有雜音的出現。
也許,二胡老師是覺得我的年紀已大到不適合打罵教育了,因此才開始和顏悅色起來? 唉,真是想太多。
May 15, 2014
May 12, 2014
May 10, 2014
宮拳有感(105)男子漢的崩壞
記得我剛加入宮拳學習時,因為上的是週間日間班,所以只會遇到上班時間比較彈性的師兄們,那時最常遇到的就是朱大哥。身材高大面容肅殺的朱大哥,當時的他,在我的眼中,可說是個真正的男子漢。
話說,我眼中所謂的男子漢,也就是臉上總是面無表情,嘴上總是當兵故事。每當沙包師兄晚到或是請假時,朱大哥便成為理所當然的後補沙包(因為當時的日間班也只有他夠格),記得初學宮拳時,面對像我這樣從來沒有見識過西向拳的學生,武癡老師常常不計成本地不斷示範,示範打沙包人。當時的朱大哥還不像現在這般放鬆,被打的時候想當然爾是痛到不行,但是我卻從沒看過他眉頭皺一下或是哀號叫兩聲,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完全一整個喜怒不形於色的男子漢。
然而,不知何時開始,朱大哥忽然搖身一變,成了宮拳課堂上的最佳男主角,最愛演又最會演的最佳男主角。最近我發現,有時連我的一個小拳頭打到他,都讓他演成面目扭曲痛苦不堪的怪樣子,遑論其他師兄弟那些有血有肉的大拳頭,真是的。事到如今,我猜我招財貓手的退步,八成和他浮誇(或說進步神速)的演技,有絕對的關係哦,咳咳咳。
May 6, 2014
宮拳有感(104)慣
話說面試時的快拳小子,早已成了現在的快拳師弟。先前快拳師弟的拳速,對大家來說似是匪疑所思地快速,原本武癡老師雖然接得到快拳師弟的拳,但是對於其拳速為何會如此快速也不說不出個所以然,經過一陣子的共同練習之後,武癡老師終於能以言語解釋出為何快拳師弟的拳速如此快速了。
原來,一般人出拳前,必有一慣性準備動作,緊接著就是出拳動作。快拳師弟雖然也有出拳前的慣性準備動作,然而在準備動作和出拳動作之間,快拳師弟的停格時間卻比一般人稍久些,如此一來,本來可以預測的動作居然變得抓不到節奏了,除了心頭一驚,其中的不可預測性及而成了讓人嚇一跳的速度。
雖說快拳師弟的這項出拳特性,可以讓他在攻擊時讓對方驟不及防,不過也因為他這樣的習慣,反而減緩了他回防的速度。這實在是一種非常弔詭的說法,試想:一個人要如何在發出讓對方嚇到的快速直拳之同時,卻反而會被對方的立即回擊嚇到? 經過和快拳師弟多次的對練及武癡老師二次的解釋後,我想,之所以會發出這樣的拳,應該是既放鬆(出拳的力道)又緊繃(肩背的預期效果)的結果。
其實,從一個擋拳的訓練中,也可以找到自己的盲點。以下的細微動作,其時間差應該可用「微表情」(Microexpression)來形容了。
通常,一般人在準備出拳時會有一個準備動作。
接著,一個不明顯的細微動作可看出,攻擊的一方確定是準備好了。
然後,防守的一方也準備好接拳的動作了。
嗯,我想,在這方面,我實在過慮了,因此顯得動作緩慢,甚至一年前就學會的招財貓擋拳法也會忘光光。
在這瞬間的過程裡,在一般人出拳的標準時機裡,快拳師弟的拳反而是靜止且放空的。
然而,就在我準備好卻又開始懷疑自己的觀察力是否過度敏感時,快拳師弟的拳頭就這樣飛到臉上來了。
想與空,難啊。
May 4, 2014
好習慣
常看美劇的應該都會發現,美國影集劇中常會出現幾個一再被強調的生活小細節:第一,殺警或襲警是件法理不容的事情。第二,當著小孩的面,成人絕對不該粗口。第三,個人空間的重視,等等,無非都是一些我們看來無關痛癢卻又並非小事的生活習慣。
雖說美國社會不見得如它影集裡所顯示地富而好禮,但是卻可以從這些一再被堅持的小細節看出,一個社會對於一些行為典範的重視,甚至可以到了不厭其煩循循善誘的程度。或許社會中那些冥頑不靈有如鱷魚者大有人在,然而其潛移默化的功效,卻還是不容忽視的一股正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