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養成了「看書就要看一系列」的習慣,我想這應該和每逢遇到想買想看的書(尤其是小說類和科普類)時,我總會先去北市圖尋找,如果北市圖沒有,那就等等,反正北市圖裡我想看的書還是很多,沒必要為了趕流行而瘦荷包,或是浪費了我那日漸稀少的書架空間。
村上朝日堂系列也是我在閒逛圖書館時意外發現的,可見書本封面的設計真的很重要。這系列裡一篇篇都是短篇,都是村上春樹式那看似無聊讀來卻有點趣味的碎念,非常適合過年期間無所事事時打發時間用。
除了村上春樹的碎念有時有點發人深省,其中和他一起合作的插畫家安西水丸,其畫風也讓我驚奇。因為在仔細讀了安西水丸的資歷後,會發現安西水丸身為一位科班出身的職業插畫家,他的畫風卻出奇地充滿童趣。記得很久以前,當有人問我是否能畫出看似沒受過素描訓練的線條時我還對人家嗤之以鼻哩,現在想想倒真是年少輕狂不知世界有多大的可笑表現呢。
Jan 30, 2014
村上朝日堂
Jan 29, 2014
Jan 25, 2014
宮拳有感(九十六)無痛感
以手臂互敲是宮拳練習的重要過程之一,這對於原本骨本就較少筋骨又較弱的女性如我,剛開始練習時,每次練習的時間總是無法堅持太久,老是動不動就要停下休息。武癡老師半開玩笑地說,這樣練習下去,以後我絕對不會有骨質疏鬆的問題啦。
不過,話說回來,有時筋骨太強健的男性如梁醫師,和武癡老師互敲幾分鐘後,敲到自己的手臂都腫了還不停手,直到覺得手臂有點痠,捲起袖子後才發現自己已成大力水手。想想這種狀況也是有點離譜,只能說,過猶不及皆非福氣。
宮拳學習之初,大部分得到的是痛感,放鬆到一定程度後開始無感,之後為求靈敏便想更認真地去「感覺」,沒想到想以這樣的方法去感覺「放鬆」,其本身的「意念」就已經讓自己無法放鬆,頗有欲速則不達之憾。
Jan 24, 2014
軍用品在臺北
Jan 16, 2014
上海的1933
只要看到外灘上的成套睡衣女照片,就知道我又去上海了。
上海雖然是個我每年都會拜訪的城市,但是因為每次的目的都不是旅遊,所以我對這個超級大城市總是似曾相識若即若離,說熟不熟又沾親帶故的。
話說這次我終於「撥冗」(可以這樣說自己嗎)抽空小逛了一下上海,這才發現原來我借住的上海住所附近,居然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地方:一座建於 1933 年的屠宰場。
雖說地鐵是一個城市裡最便捷的大眾交通工具,但是當你對一個城市(尤其是超級大城)有著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後,平面行駛的公車也是非常方便的。聽說從1933老場坊走到最近的地鐵站至少要30分鐘,這時更是非公車不行啦。逛完福州路後,我從福建中路九江路口附近搭乘14路空調車往江浦路中山北二路方向,坐了約五站到了吳淞路海寧路站下車(其實就是一個很大的路口一左轉就到)。上海公車方便的地方在於,因為站與站之間的距離很遠,而且每一站都會停,只要公車路線在不繞路的情況下,加上不塞車的時間裡,通常速度還蠻快的。
從網路上得知,這棟建於 1933 年的老場坊,當年蓋來作為屠宰場,其間許多奇特位置的廊道,當初是設計來給牛隻走的。這讓我想起之前講述 Temple Grandin 的故事的那部影集(臺譯:星星的孩子)。奇怪的是,號稱發明了牛隻走道的 Temple Grandin 生於 1947 年,上海的老場坊 1933 年就建好了,這其中是否有些誤會呢?
入口的大柱果然有羅馬建築的影子,明明裝飾性很強卻又無色彩。
傘形柱真是一項可愛的發明,同時兼顧美感和實用。如果我能選擇,我應該會選擇住在這種類型的房子裡,完全保留其混凝土原色,似迷宮又有層次的類工廠建築。
爬到最上層,也就是第五層的位置往下看,就可以感受到它那迷人的外方內圓式建築。聽說這樣規模的屠宰場全世界只剩三座,而位於上海的 1933 老場坊是目前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對於我這個有點喜歡老建築的人來說,必遊必遊。
根據網路的介紹,屠宰場位於圓形建築的頂層,牛隻順著螺旋型的牛道走到頂層後,會在旁邊的牛舍稍微休息一下,之後就無痛苦地走向生命的盡頭。
從最上層往下看,可以看到人走的道路和牛走的道路。
旁邊的房子不知是不是同時期所建? 也是混凝土極簡風格,拿來當畫室也是不錯的。
非常適合跑酷的一個場所啊。有趣的是,來此之前,當我和友人及她的一群友人提到我想參觀屠宰場時,在座所有的臺籍人士都說這裡陰氣重要小心,其他國籍的華人們則無此反應,不知是否和臺灣特殊的地理環境和不問蒼生只問鬼神的社會環境有關哩。
回到地面,這種超挑高和不規則的建築風格,想在住宅中見到,必是癡人說夢,可是我多麼想住在像這樣的建築裡啊,在我眼中,1933 老場坊真是完美,下次也許要挑夏天時再來一次,如此才能感受到它自然控溫,外熱內涼的建築特色啊。
Jan 15, 2014
Jan 10, 2014
宮拳有感(九十五)小紅傘
宮拳學習首重放鬆,很多事情,在放鬆之後(或是比較放鬆之後),自然就會水到渠成手到拳成了。
好習慣的養成需要時間的累積,我那原本已經成型的「招財貓擋拳法」前陣子又有一點走位,如此一來想要再學新的「行軍禮擋拳法」似乎一定會搞混,於是上次上課時,當我正在練習阻擋霸凌王(和蘭陵王差很多)委員師弟的拳頭時,武癡老師終於忍不住跑到我身後比了兩個位置並說:「這就是當妳擋拳時妳的手掌必須放的位置!」
雖說學習宮拳這類軟拳有幾項忌諱,其中每次上課時武癡老師都會特別強調的二項是一不可記形二不可記位,也就是 Seeing is not believing。然而,對於我這種百分之百依賴視覺的人來說,這可異常困難。不過,我想,當身體在學習記憶新東西時,某種程度上的視覺依據還是有其必要性。武癡老師也常說,學習的過程中必須注意一些關鍵,一旦招式練起來之後,動作是不是標準倒也不是那麼重要。
人生總是如此,機會稍縱即逝,沒有辦法撥空,有時竟成遺憾。
Jan 8, 2014
防噪利器
自從我發現家中寵物對於煙火和鞭炮有種莫名的恐懼後,我對於煙火和鞭炮這種事發時排放大量煙霧事後又製造大量垃圾的瞬間消耗品非常不以為然。記得以前我家的狗每到農曆年,一聽到戶外的鞭炮聲時,就會驚慌失措夾著尾巴躲到一個隱秘的角落,牠平日可是什麼都不怕的,我想應該是其巨大的聲音和閃爍的火花,讓聽覺特別敏感的狗族特別緊張。貓族雖然不至於如此鄉巴佬沒見過世面的樣子,但是聽到鞭炮聲時,也會表現出平日少見的緊繃。
之後我養成了早睡(不一定早起)的習慣,對於這些會在夜間製造大量噪音的活動更加排斥。由於住家附近的南港公園總在觀賞101煙火的地點名單上,想在跨年夜在家有個寧靜的夜晚,似乎比登天還難。
好在,感謝黑傑克師弟的引薦(他也是職業上需要用到此類產品的可憐人哦),美國品牌 Mack's Earplugs 所出的矽橡膠(似乎不是矽膠)耳塞居然可以幫我擋住這些不道德夜行動物所製造的瘋狂噪音,真是對得起天地鬼神啊。
這類的耳塞並不是愈大愈好,因為它的原理是以完全塞住耳洞阻擋聲音為主。因此成人用的白色耳塞對我這樣的香菇耳來說似乎有點過大。雖說,Mack's Earplugs 有出兒童版的橘色小耳塞,但是經過我實際的操作加上經濟的考量,其實只要把成人用的白色耳塞,拿一顆對切為二,也可以一次給兩耳用,非常方便。
Jan 6, 2014
國寶熱
第一隻在臺出生的大貓熊圓仔終於在今天公諸於世,這讓我想起上海動物園裡超近距離觀察到的大貓熊們。
其實我個人非常不喜歡去動物園,尤其是新型動物園那種自以為為了動物好而蓋出的那些假人性化建築,反而讓我更加感傷。
在上海動物園這個已有百年歷史的動物園裡,像是貓熊這種國寶級動物,也許還可以得到較大的空間,但是對於其他不是那麼出名又那麼討喜的動物們,上海動物園都只能算是「蝸居」之處。
話說,小貓熊可不是貓熊小時候,圓仔也不叫小貓熊哦。因為小貓熊長得像浣熊,貓熊仔才是小圓仔。
如果不去多想其他,上海動物園倒是一個值得一遊的地方。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上海動物園人與動物間的距離非常「人性化」地接近,讓參觀者和動物們幾乎可到「零距離」般的接觸。很多時間,那距離近到讓我覺得「好刺激啊」(像是獅子老虎那種有大牙齒的),有時也算一種另類教育。
尤其當你看到智商近人的大猩猩坐在水泥地上,吃著自己的嘔吐物,或是非洲象因為上海天氣太冷,所以不得不被關在一個臭氣衝天的戶內大型籠時,也許會對動物園的存在感到許多的懷疑。
動物們甚至會對近距離的參觀民眾做出適當的反應,可見長期下來牠們都已訓練有素。
言歸正傳,說起貓熊熱,在上海似乎早就開始並且持續已久了。這個娃兒的貓熊帽非常有趣,因為娃兒的頭臉會動,而娃兒頭臉的部位看起來很像貓熊的嘴,所以當娃兒抬頭時就像貓熊開口,娃兒低頭時,就像貓熊閉口,一抬一低間,一隻貓熊仔(不是小貓熊)就現身上海街頭啦。
Jan 4, 2014
南京一日遊(二)
到了現代,其實是「烏衣巷口空調多」,小小短短的烏衣巷早已失去昔日的光彩了。
本來計算去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無奈當天為平安夜,南京市的交通只能以瘋狂來形容,在漫天飛沙的路上走了半天,居然連一輛計程車也叫不到,只好從烏衣巷徒步走到中華門,步行時間約為三十分鐘。
如果這真是1366年時明太祖朱元璋所修健的,可以留存到現在,真是歷經風霜大難不倒。
爬到中華門的最上層比爬中山陵容易多了。感覺上中華門除了幾道很大的城門加城牆外,兩邊似乎還有兩條長長的像是長城般的護城牆。
從谷哥空照圖看來,這中華門(圖中小橋直對的那個建築)兩旁的確有兩條不算短的城牆,不知為何沒有開放讓人參觀。話說回來,如果當初就開放讓人參觀,這城牆也許也不會留到現在,中國人實在多。
這時我發現中華門的東南方有個奇怪的建築,看起來有點像中西合壁的城堡,而這個奇怪建築的旁邊,有一個鏤空的中式高塔,我想這應該是在維修吧,可怎麼全部都拆光了到時候又怎能稱為古蹟呢?
本想從中華門處的三山街站(原來是「三山半落青天外」哦)坐一號線到新街口站轉二號線去大行宮站看看總統府。別以為平安夜是教徒和外國人才過的日子,平安夜在不熟悉的南京照樣寸步難行。
連等三班地鐵,我居然都擠不進中廂,命中註定這次和總統府無緣,還是明哲保身打道回府了吧。
這次的南京一日遊,讓我明白了幾件事:
一,大陸各處景點,只要有景點一定會收費,其門票還不是普通的貴。因此,故宮要漲價,我雙手贊成。
二,如果地方官心術不正,人民連肺功能都不保。
三,古城畢竟有文化,一日遊實在太趕。
全文完
Jan 2, 2014
南京一日遊(一)
這次行程緊湊,加上南京氣候不佳(氣溫低空氣差),原本計算二天一夜的南京行縮短為一日遊,也就是當天早上從上海站出發到南京站,晚上再從南京站趕回上海站,實際待在南京的時間不到九個小時,對我來說,是個難得的走馬看花。
早上九點,從上海站出發。雖說此時乃是歲末年終,本來就是個人擠人的時機,但是每次到了類似上海站這樣的大站,都會有一種天天在過年,和人命不值錢的感嘆。
坐了一個半小時的高鐵,來到南京站。現在的南京已有兩條地鐵線,和高鐵間的聯接也很便利,不過當我一進入南京地鐵站時,就感受到上海地鐵站的進步(當然更不用說臺北捷運)。南京地鐵站內的情況,目前看來,僅一個「亂」字了得。雖說南京也算大城市,但是從上海到南京,居然讓我有一種「城鄉差異」的感覺。
言歸正傳。一旦進入南京的地鐵系統,轉車倒還算順利,很快地就從南京站到了大行站下車,一到戶外馬上看到鐘山風景名勝區的地圖。為了省錢(其實也才五元人民幣不知在省什麼)決定從地鐵站直接走到中山陵。
在寒風中大約走了四十分鐘,唯一的好處即是一點也不覺得冷了。然後終於見到中山陵了,於是繼續往上走。
中山陵的階梯雖多,但是因為階距合乎人體工學,所以走來一點也不吃力。大概又花了二十分鐘才走到中山陵的最頂端。回頭看看後方的南京,好吧,再原路走下去吧。
接著又花了二十分鐘從中山陵一路走到了明孝陵。這次我知道厲害了,決定搭個車來省省力氣,無奈這裡的運輸動線不太親民,走了半天都快到目的地了卻還等不到接駁車。也罷,繼續練腿力吧。
話說明孝陵的門票真是驚人地貴,比較起來顯得剛剛的五元省得特沒意義了。不過,明孝陵的確有些特別之處,尤其對我這種沒見過二百年以上的古蹟的人來說,也算長個見識。
說起來臺北故宮的門票實在太便宜,實在應該漲。
明孝陵的樹木又大又直,應該也不少歲數了吧。也許因為天冷加上票貴,這天的明孝陵其實是沒什麼人的,讓我得以拍到幾張無人的景色,真是感謝天。
出了明孝陵後,來了一段迷航之旅,在完全分不清東南西北的情況下走了約半個小時,最後終於招到一輛頂燈綠綠的計程車(後來我發現頂燈綠綠代表車內有人)。這位大哥很健談又很有良心的感覺,在他的建議之下,我在約下午二點時來到了夫子廟旁的永和園,開始我那遲了兩個小時的中餐。
永和園看似高不可攀,其實裡面有點自助性質,食物的價格和樣式都有清楚的標示,我試了一個老鴨細粉,感覺上料比上海的多,味道比上海的淡,價錢比上海的便宜,算是比較合乎我口味的味道。
明明不過是個孔廟的夫子廟居然也要收費,看在我對夫子並無特別好感還是跳過了吧。不過江南貢院對我來說還算特別,於是就乖乖買了門票進去走了一圈。接著走到秦淮河旁,過了一條小橋(應該不是朱雀橋)後,對面就是大名鼎鼎的烏衣巷哦。
話說烏衣巷這首唐詩是這樣說的: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雖說空氣很差,才下午四點,天色卻已暗下,連太陽都消失在層層霧霾中,但做為中國八大古城之一的南京,還是古意盎然,漢風十足。
未完待續